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创下各种纪录的诺奖得主田中耕一

已有 3470 次阅读 2020-5-1 18:58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日本人与诺贝尔奖】创下各种纪录的诺奖得主田中耕一

2020年04月17日 科学家访谈

https://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kjdx/pt20200417000003.html


诺贝尔奖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用以奖励那些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理和法则,或者史无前例的有价值发明等成就。2002年荣获诺奖的岛津制作所技术人员田中耕一作为创下各种纪录的获奖者,至今仍被日本的年轻一代所津津乐道。

title

2002年诺奖得主田中耕一(照片:共同社)

学术界也倍感吃惊的获奖

田中在日本学术界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研究人员。他获奖的理由是,“开发了确定生物聚合物及实施结构解析的方法”。田中开发了快速、精确地测量蛋白质质量的方法,在此之前尚无人能做到。此前进行蛋白质分析需要约1周时间,但利用田中开发的方法,可缩短至1分钟以内,速度非常惊人,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现场不可或缺的技术。

最令人吃惊的是,这是田中26岁时取得的成果。而且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电气专业,高分子化学是进入岛津之后才开始涉足的领域。田中接受采访时说:“可能是因为做了跨领域的工作,所以才取得这样的成就。海外对我的评价太高了”。他在日本并未得到海外那么高的评价。

田中的获奖充满意外。首先,诺贝尔奖得主大多都是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的人,而田中就职于岛津制作所,是企业的研究人员。这在日本尚属首次。在公司里,田中是同期入职的同事里升职比较慢的。同期入职的同事已经有人当上部长或课长,而田中还只是主任。

“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研究中,感觉很开心”,田中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给人一种任何人都可以瞄准诺贝尔奖的亲切感。

田中没有取得学位也让人感到意外。从诺贝尔奖得主的经历来看,大多数诺奖得主都是博士学位,而田中没有取得学位。

title

田中耕一介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蛋白质质谱仪(摄于位于京都的岛津公司)

与爱因斯坦和沃森一样,20多岁就取得卓越成果

凭借在20多岁的无名时代取得成就获得诺奖这一点与爱因斯坦一样。爱因斯坦就职于瑞士专利局时,在26岁的年纪发表了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和相对论。

16年后的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当时宣布的获奖对象是关于光电效应的成就,有趣的是,这是因为诺贝尔奖遴选委员会并不了解相对论。

查清了基因的碱基序列,打开现代生命科学大门的美国沃森取得这项成就时仅25岁。二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开创了量子力学和生命科学的先河,与这两位天才一样,田中也是在20多岁时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这证明了20多岁的头脑有多么灵活。

获奖的关键可能是专利申请明细表

诺贝尔奖授予全球最先取得相关成就的人。其证据一般是发表的学术论文。田中英语不好,因此写英语论文非常困难,直到1988年6月,才终于在欧洲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关于这项成就的论文。

但一个月前,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弗朗兹·希伦坎普(Franz Hillenkamp)等人在其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分子量超过1万的蛋白质激光解吸电离》的论文,在发表学术论文的时间方面,田中输给了希伦坎普。但仍被认定为全球首项发明,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德国的研究团队对此提出异议,在记者发布会上抗议说自己才是全球最先发表这项成就的。但田中有确凿的证据。他于1985年向日本专利厅申请了与论文内容相同的专利。这才是全球首次公开的成就。

诺贝尔基金会还没有在官网上介绍田中的诺奖审查内容,将在距离获奖的2002年过去50年之后的2052年公布详细的审查过程。到时应该就能确认,专利申请明细表是不是田中获奖的关键。

进入21世纪后,诺贝尔奖的获奖成就开始出现为工业化做出贡献的技术性内容。授奖范围从基础原理原则的发现,扩大到了在应用和实用化方面的贡献,田中获奖就是这个原因。

title

田中耕一的工作场景(照片出自岛津公司网页)

日文/ 马场錬成(科学记者)
编辑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1177.html

上一篇:小时候抄录的东西----诗词3
下一篇:著名儿科医师本杰明·麦克林·斯波克语录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4 魏焱明 郑永军 杨正瓴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