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传播中,不要把事实与情感对立起来
武夷山编译
澳大利亚的The Conversation(交流)网站建立于2011年,旨在架设学术界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该网站的内容很受欢迎,约35%的阅读量来自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
2017年7月6日,该网站发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气候变化传播中心助理教授John Cook和英国剑桥大学剑桥社会决策实验室主任Sander van der Linden合写的文章,Facts versus feelings isn’t the way to think about communicating science(思考科学传播问题时,不应将事实与情感对立起来),原文见
经过调查和讨论之后, “post-truth”(后真相)被《牛津英语词典》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后真相”的意思是:在特定环境中,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更容易影响大众民意。于是,很多人开始怀疑事实的功效。科学传播者自然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认识人的信念、决策和行为的驱动因素?
科学传播者往往喜欢过度简化,专注于某一理论模型而无视其他模型。我们认为,需要一种细致、整体的视角,将事实与情感(或认知与文化)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选择。事实上,二者是相关的,它们作用于决策拼图的不同板块。
关于人类思维的“信息缺失模型”认为,只要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事实,就能在争端中把他们争取过来。多数行为学家都认为该模型不完整,因为影响人们态度和行为的还有事实以外的其他因素。“信息缺失”这个术语也有问题。人们在生活的多数领域都仅具备很有限的信息。比如,我们并不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即使他们是我们信任与珍视的人。我们去一个以前从未去过的国家旅行时,对当地文化规范的了解也甚为有限。
关于人类思维的“文化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着他们对科学与社会的认识。该理论提示说,人们对种种争论(如气候变化)的立场并不因为科学证据而改变,而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属政治群体和意识形态的坚定承诺。比如,有人害怕,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行动会侵蚀自由市场的至高无上地位。但是,这种看法是有逻辑缺陷的,因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属于多个群体,我们具有不同的公共身份和私人身份。真正的问题在于,什么时候,在何种条件下,某些人会为了维护其文化价值观而拒斥科学证据?这并非事实与情感间的零和游戏。
从另一种比较细致周全的视角去看,事实与情感均植根于社会文化情境之中。比如,自闭症不是疫苗引起的,这是科学事实;而多数专家都这么看,说明共识信息具有内在的社会性。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在到底吸收哪些信息的问题上,是需要赌一把的。此时,倚重专家共识就是一条心理捷径。
同样,有些研究确实发现,知识对于人们的判断没有多大作用,但是,若仔细挖掘数据,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有的研究发现,科学素养较高者,不一定承认存在着气候变化危机。不过,考察科学素养的那些题目,与人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拥有多少知识,是两回事。在6个国家的一次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人们理解了气候变化的原因,他们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程度就提高了,无论其原来的文化价值观有多大差异。总之,事实还是很重要的。
有效的科学传播需要全面的、整体性的进路,将不同社会科学视角整合起来。整体性进路承认,人们确实依赖于认知捷径和情感,关心社会规范和群体认同,有时在推理时也会感情用事,但同时也认识到,多数公众还是希望把握关于世界的准确认识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