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不存在与科学截然分开的文学 精选

已有 6353 次阅读 2017-9-15 06:25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不存在与科学截然分开的文学

 

武夷山

 

    蕾切尔·卡逊不仅留下了《寂静的春天》这部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朽著作,还留下了关于写作的深刻思考。

    1972年,曾为卡逊出版过《海之滨》和《寂静的春天》的霍顿·米夫林出版社总编保罗·布鲁克斯编辑了《生命之屋:蕾切尔·卡逊在工作》一书,收集了卡逊未发表的论文和信件。书中,卡逊论及关于写作者的孤独:

    “写作往好了说也是一种孤独的职业。诚然,作家与朋友同事之间有令人兴奋甚至开心的交往,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作家必须切断与所有人的联系,孤独地直面创作,进入一个自己从未去过,或许从未有人去过的领域。这是一个孤寂的地方,甚至有一点可怖。”

    卡逊还说:“没有一位作家能一劳永逸。他必须持续不断地创作,否则就销声匿迹。每一件完成了的作品,都使作家承载了继续创作的义务。”

    像名人爱因斯坦一样,卡逊也收到了不计其数的来信。其中一封来自于一位名叫贝弗利·克内科特的盲人姑娘,她身患重病,正在住院,听了《海之滨》的有声书后,给卡逊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卡逊回信说,“我希望你能体会到,你的来信给我带来了多么深刻持久的愉悦。我在写作时,总是尽量做到不倚赖插图(我的多数书里还是有少数几幅插图的),而是用文字塑造出在读者心灵之眼里栩栩如生的形象。你使我感觉到,我也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给一位年轻女性的回信中,她谈到了工作态度的重要性:“除了作为初始条件的才能……写作基本上属于应用性的‘苦差事’,通过无休无止的写作和重写,直到你满意地发现,你想尽可能清晰简单地表达的东西都已经表达出来了。对我而言,那往往意味着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卡逊强调,“如果你所写的是你真切地思考、感受过的,是你真正感兴趣的,那么,你能够激起别人兴趣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美国文学评论家玛利亚·波波娃说,科普图书应满足三个“e”:explanation(解释),elucidation(阐明),enchantment(迷魅)。解释者能使欲传递的信息清晰易解,优秀教材就是优秀解释者的作品。阐明者超越了一般的解释,要达到洞彻的效果,其手段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将零星知识综合为大的框架。迷魅者超越了解释和阐明,从知识范畴进入智慧范畴。伟大的迷魅者在写作、叙事甚至思维等方面都创造着独特的美,对读者有巨大的吸引力。波波娃认为,在科普著作创作方面,卡逊就是20世纪一位出类拔萃的迷魅者。

    卡逊创作过一系列海洋科普作品,她说:“我的指导思想是要将海洋这一主题描绘得真实易懂,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我不会停下来刻意思考我的写作是科学性的还是诗性的;题材要求写成什么样,我就写成什么样”。她在科普作品《我们周围的海洋》荣获国家图书奖的颁奖典礼上说:“科学的材料就是生活的材料。科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它回答了我们所体验的一切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不了解人的生存环境,不了解从生理或心理上塑造着人的诸般力量,就不可能理解人。科学的目标是发现真理、阐释真理。我认为那也正是文学的目标,无论是写传记、写历史还是写小说均是如此:不存在与科学截然分开的文学。”

    卡逊的写作态度和追求,她将科学与文学融为一炉的成就,也应该成为我国科普作者的榜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76025.html

上一篇:一篇短文,一年多后公开发表----日记摘抄581
下一篇: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一首:慈善
收藏 IP: 219.142.240.*| 热度|

29 姬扬 苏德辰 钟炳 郭向云 陈楷翰 李泳 韩枫 史晓雷 魏瑞斌 徐令予 符兆英 汪波 刘浔江 李学宽 张晓良 籍利平 李颖业 季丹 周浙昆 宁利中 强涛 赵凤光 蒋新正 吴国林 王启云 李维音 biofans anran123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