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二) 精选

已有 5913 次阅读 2017-5-19 06:10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二)

武夷山

SCI--诞生

起初,金(博主注:尤金的昵称,指加菲尔德)想从政府获得经费支持的多次努力均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工作单位不是学术机构。他对专利局说,专利也可以编成引文索引,专利局不理他。他向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申请也被拒绝。最后,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的遗传学家Gordon Allen给了他一笔资助。

1959年,金收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oshua Lederberg(莱德伯格)的一封信,后者读过他1955年发在Science上的论文,问他创建SCI的进展如何。两人有多封信的交流。在信中,金已经在考虑一些细化的问题,比如,做引文索引时,要不要标示出引文所在位置(博主:引言、方法、结果、结论等小节),要不要标示引文的功能(博主:引用是为了支持或反对一个观点,等等)。莱德伯格劝他:不要复杂化,就按你的最初想法先做出来再说。

1961年,第一部年度SCI问世后,金再次向NSF申请经费,用于SCI的印刷发行,再次被拒绝。他只好自己卖SCI产品,但由于价格较贵,故头几年销路不好。1965年,有人建议他向华尔街寻求投资,于是他卖掉公司20%的股份,获得50万美元。后来,金说,这50万其实并不重要,因为SCI产品最终还是盈利了。

Historiographs(引用历史关系图)

1960年,资助了金第一笔经费的AllenGordon写信给金,建议说,可以用网络图的思想来展现引用关系史,还举了一个例子。金回信说,自己倒没想到这个好主意。1964年,他和同事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报告,描述了遗传学领域的引用关系史网络图,还与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写的一本遗传学史中的历史叙述进行了比对。用这样的图,可以定义由科研人员组成的社区,定义一个文献体系,还可以定义出某一主题的演化中的知识。但是,将这种网络关系清晰地图示表现出来是相当难的。

有意思的是,多年后,金开发的最后一个产品叫HistCite,这个软件能够将1964年提出的那项任务自动完成。该软件是由尤金和俄罗斯的Alexander Pudovkin领导的一组程序员共同设计的。

期刊引文分析

在建立SCI的时候,全世界约有5万种科技学术期刊。将哪些定为源期刊呢?由于经费限制,最早只能加工约600种期刊。金和莱德伯格商定,《自然》和《科学》这种多学科期刊是要优先选的。其他期刊怎么选呢?那就要将“文章引用文章”的关系转化为“期刊引用期刊”的关系,看看哪些期刊更重要。最初,他们采用1969年某个季度的文章进行试加工。由于被引用期刊的名称没有规范的写法,他们团队只好花很多时间进行人工规范化。结果发现,在当时处理的约两千种期刊中,被引用较多的也只有几百种,这就巩固了金原来的想法:SCI集中关注一部分核心期刊就可以了。他将这一现象称为“文献集中定律”,以区别于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文献分散定律”。

他又注意到,被引最多的那些期刊基本上也是发文量最大的那些期刊。如何抵消期刊规模的影响呢?于是他提出了影响因子概念。

这些工作就导致了一个新产品----JCR(期刊引证报告)的问世,该报告除了提供SCI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外,还给出其他一些指标,如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等等。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武夷山, 亨利.斯莫尔论加菲尔德的毕生成就(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3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5798.html

上一篇:去长沙开会,来去匆匆----日记摘抄
下一篇:国民的品质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2 徐令予 魏瑞斌 史晓雷 李学宽 鲍海飞 赵美娣 章成志 郭向云 孔玲 曹广福 王启云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