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经典名著怎么读?听毕飞宇上一堂“小说课”

已有 2861 次阅读 2017-3-9 08:19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经典名著怎么读?听毕飞宇上一堂“小说课”

2017-03-06  来源: 信息时报(广州)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作家毕飞宇的最新作品不是小说,而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小说”的讲稿。日前,他携新书在北京出席发布会,向读者面授了一堂“小说课”。

《小说课》辑录了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在书中,毕飞宇毫不掩饰自己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甚至依赖:“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在《小说课》中,毕飞宇有意识地避免了学院派惯用的读法,重点做文本分析,熟谙小说创作技巧的他,从自身“作家经验”出发,另辟蹊径,试图揭示这些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作品是作家写的,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作家,从 构成 这个角度来说到底需要哪些要素,这个也没有固定的说法。 国际上 通行的说法是,性格、智商、直觉和逻辑。我在讲解小说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围绕的就是作家四要素。它是不是合适?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它也许比“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更接近小说。”毕飞宇在书中写道。

“我的书房更像是一个军官的作战室”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毕飞宇以自己的小说创作为例,将“写作”这件在普通人看来有点“神秘”的事剥开给读者看,并谈到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阅读生活。

毕飞宇坦言自己写小说的时候“百无禁忌”,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戏称自己的书房特别不像一个作家的书房,更像是“一个军官的作战室”,“一个人物出现了,估计是多大年纪,是一个什么职业。人物出现以后,那个记事贴写下来,往墙上一贴,然后再写,再往墙上贴,一个小时写完之后,那个墙很壮观。”而且他通常不在书房里写作,而是在吃饭的地方写作,“吃完饭以后,把碗筷拿走,我写高兴了夹一个咸菜放在嘴里,之后再接着写”。

写作时不讲究,但对于读书这件事,毕飞宇却自称“比较讲究”。他不太赞成在手机上看小说,对于他来说,读书最要紧的事是“手上要有笔,该划的地方划下来,该在旁边写几个字的地方必须要注释一下,以及高兴的时候会做一点笔记”。毕飞宇说,这样一直把读书当成学习,可能没有完全把读书当成休闲的人那么快乐,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特别重要。

40岁读小说和20岁不一样

作为一名从事小说创作三十余年的作家,毕飞宇面对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经典作品时,往往独具慧眼。读蒲松龄的《促织》时,他说:“作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蒲松龄在极其有限的1700个字里铸就了《红楼梦》一般的史诗品格。读《促织》,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读《红楼梦》时,他认为:“小说比逻辑要广阔得多,小说可以是逻辑的,可以是不逻辑的,甚至于,可以是反逻辑的。曹雪芹就是这样,在许多地方,《红楼梦》就非常反逻辑。……所谓 真事隐去、假语存焉 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自己曲径通幽式的解读,毕飞宇认为:“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毕飞宇直言,40岁读小说和二三十岁时是不一样的体验。“假如人类有一个认知平均值的话,好作家的认知、好作家的表达能力,一定远远高于认知的平均值,而我们年轻的时候,或者说我没到那的时候,读了就过去了。过了二十年,我成长了,第二次看的时候突然发现,第一次原来没有读明白,就好像说,我终于看到了那个大象皮肤上的褶皱,也许再过十年,我还能从那个褶皱里面又看到一个更小的褶皱。”毕飞宇认为,40岁读小说之所以能读到更多的内容,是因为一个人从生命的丰富程度来讲,40岁时承载的东西是最多的,“你在20岁的时候哪能有40岁时候那样的心智,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呢?照顾不到。”

本版采写信息时报记者陈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8409.html

上一篇:发布论文统计结果----日记摘抄549
下一篇: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纸质雕塑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2 鲍海飞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