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各地、各族裔就业状况 精选

已有 7277 次阅读 2017-3-6 07:0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各地、各族裔就业状况

武夷山


   布鲁金斯学会网站2017年2月27日发表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计划Martha Ross女士和Natalie Holmes女士合著的文章,Employment by race and place: snapshots of America(各族裔、各地方的就业状况:美国快照),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就业数据。

   本文分析了130个人口超过50万的较大城市和县2015年的就业数据,这130个区域的人口约占全美人口的一半。其中包括大都市,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也包括较小的城市,如田纳西的纳什维尔、肯塔基的路易斯维尔;有人口密集的都市化县域,如加州的Alameda、佐治亚州的Fulton;也有小城镇或乡村风情浓郁的地方,如加州的Stanislaus县和宾州的兰卡斯特县。总之,虽然都符合人口超过50万的标准,但130个区域的差异是很大的。

   从全国来说,就业率(拥有工作的成年人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为72%,但各地差别很大。就业率最低的是底特律(人口近66万),只有51%,就业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堪萨斯的约翰逊县(人口58万),达到83%。总体上说,就业率最低的地方是那些受“去工业化”之困的地方,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尚未缓过来的地方,消费者支付能力下降的地方,经济转型乏力的地方,因为经济转型肯定有利于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服务发达的地方。就业率最低的地方既包括多数人口是黑人的地方,如底特律和巴尔的摩,也包括多数人口是拉丁语族裔的地方,如得克萨斯州的Hidalgo县,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加州的Kern 县和Fresno县,还包括多数人口是白人的地方,如弗罗里达州的Lee县、Polk县和 Brevard县。

   对于白人群体,就业率最高的是首都华盛顿(人口67万),达88%,该市总体就业率只有76%,白人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为40%。其次为纽约曼哈顿区(人口超过164万)和西雅图(人口68.5万)并列,白人就业率达85%;然后是旧金山(人口86.5万),84%。白人就业率最低的是底特律,61%

   对于黑人群体,就业率最高的是麻省的Essex县(人口75.3万),87%,但当地黑人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只有3%。黑人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底特律(79%),黑人就业率只有50%。总之,黑人就业率高的地方,多数都是黑人人口占比较低的地方。黑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2%,而Essex县的黑人比例才3%

   在同一城市内,白人与黑人的就业状况可能有天壤之别,比如,芝加哥的黑人就业率为56%,旧金山的黑人就业率为53%,都在全国最低之列,而两城的白人就业率都在全国最高之列,分别为83%84%。首都华盛顿的白人就业率为88%,黑人就业率为64%;纽约曼哈顿区的白人就业率为85%,黑人就业率为62%,两城市白人与黑人就业率之差都超过20个百分点。

   对于亚裔群体,就业率最高的是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人口近59),93%,但当地亚裔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只有3%。亚裔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夏威夷的檀香山县(50%),亚裔人口就业率为78%。纽约州的Erie县(人口近93万)是全国亚裔人口就业率最低的地方,53%,但该地总人口中的亚裔人口占比只有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地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落后地区需要加强教育机构、产业集群和民间领导力的建设,以推动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全国所有地区都需要制定相关战略,确保没有任何社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从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国家级或大区域级的总体就业数据虽然还不错,但掩盖了城市层次和县域的很多问题。各地急需制定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战略。


相关阅读:

武夷山布鲁金斯学会的城市包容性指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5479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7744.html

上一篇:冯之浚妙语----日记摘抄548
下一篇:[转载]名古屋大学等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遇热就会收缩的新型材料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9 徐令予 李世春 魏瑞斌 史晓雷 赵凤光 强涛 李学宽 朱晓刚 展长顺 张骥 曹俊 陈楷翰 曾红 鲍海飞 刘钢 xlsd bridgeneer aliala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