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nti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xintie1

博文

西北工业大学 原航海学院院长 杨秉政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

已有 2665 次阅读 2021-3-15 11:55 |个人分类:科技发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原航海学院院长 杨秉政

        为什么要突出地讨论这个命题?

几十年来我国在科技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需要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色,强化严谨的科学理念。因为“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关系到中国科技发展中战略性的思维,是中国独有的、高品位的、且历经我国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1。 提出这个问题的外部因素,是全球化形势的需要

目前,全球化大形势的浪潮正在各个领域中翻滚,大科学、大经济、大融合、大改组等正在成为世界变迁的主流。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有四个方面更表现出一定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即:国际间合作与竞争的机制并存,但基本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科学技术已衍变为重要的战略因素之一;信息、物质、能量作为事物的三大要素已成为客观矛盾的源头;科学技术的决策(包括立项,指标,投资等)和政策所包含的智慧和内涵,正在发展成为各个国家潜在的“软实力”。

以上几个方面均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有关内容,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有关

的科技策略和实施方案,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2。 从内部考察,我国科技理念需要提升

   科学技术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它的发展更需要理性思维的

开拓和提升。这里包括有:产品数量与技术含量的矛盾问题;“仿”与“创”的协同问题;工程实践与科学理论进一步的结合问题等。但特别是需要对我国科学技术所独有的“品位”和内涵进行探索和研究,实事求是地概括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的潜在优势,提高信心和智慧,中国完全有条件提升科技理念和认识,鼓足勇气,昂首阔步向前迈进。

   3。 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理念

    当前,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从全局上看,研发和创新是

主流,但从各国的实际情况考察,则是各有特色,各显其长。其中,我国科学技术之“基础”则是环绕民族文化和教育之《根》而延续的。国内已发表了不少有关论文和资料,讨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和前景”以及我国科技人才的现状和发展的优势等问题,卓有见地。本文将以此为引导,并在拓宽历史背景和当前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的条件下,宏观地分析和综合中国特色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内涵。希望能吸引更全面、更深刻的观点和智慧。

      中国文化、教育和技术的特点在于,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古典文化史和教育史,以及近百年的社会变化过程的模式,至少有四个特点是相对突出的,即:

(1) 重视传承数千年积淀的古典哲理(包括整体观,知行观,本质观,名实观,道德观)等。传统哲理提倡人们“修德,知本”识“大理”。而现代哲理的熏陶则注重(辩证哲理,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等和实践。更多的内容涉及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结果。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服从自然和改变自然”的两个方面。这些哲理的智慧和成果是中国人认识和分析事物的理论思维。他们是在高层次上用哲学的“大理”去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等。可以认为,这种“基础理念”目前已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2) 中国人民“智商高”,已为许多国家和友人所认可。事实是:哲理深邃的理念在

国内得到广泛转播与普及,促进人民智慧思维的广泛交流,且为人民所爱好。哲理本身即是智慧的源泉,它实际是高智商的主要成分。其中反思、评论和创新的智慧因素,构成了科学思维的主线。近代教育界又提倡发展“德智体”,鼓励“智能教育”和“智慧解读”等的教育模式也有益于拓宽人们的智商。在科学技术方面,近几十年中国教育界大力提倡学数学,用数学,出现了不少理论文章和工程实例。也提升了科技方面的智商。

(3)  我国近百年的坎坷历史,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不断地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群策群力,勇于奋斗,坚韧不拔的信念。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传承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提高了人民爱国和强国之意愿和能力。历史表明,事物的转化是普遍的。决心、意志和策略是促事物的转化的必然因素,《多难兴邦》这既是人文哲理的深化,也是加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意志和动力。

(4)从历史上看,我国在医学、兵法以及四大发明等都是在实践中诞生的。特别是,中国的工艺制品包括雕刻、刺绣、绘画、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理念深刻而细致,手法精湛而不俗,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突出的。它充分地反映了人民之间有着爱好实践的习惯,也欣赏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种重视实践,也注意提升实际的操作能力,都是现代科学技术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认为:“哲理的积淀,智慧的提升,人文精神的普及,实践

和技能的发展”等,为我们国家奠定了“中国特色”科学技术的底蕴。

   4.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很宽,例如,计算机技术,IT 技术,国防技术,通信技术,材料科学,数理学科,大型工程项目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他们的发展与哲理,数学等基础理论有关。近几十年来“系统理论”在国内不断地得到开拓和应用。从学科的共性上考察,可以认为系统科学是当前科技核心理论之一。这里包括系统划分,系统静、动态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可靠性,系统综合评审等。这是一门基础学科,理论比较完整,和计算机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功能比较强大,是工程领域中理想的合

作者,因此,受到了国内的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钱学森大师在国防会议上也多次提醒科技人员重视“系统理论”并认为系统理论的成果是多方面的,效果是巨大的。需要关心学习和推广应用。

 5.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科学技术的基本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的内容,总合考虑,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的结论,即:

  “中国特色”科学技术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基础,以哲理,系统   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等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科学大平台”(SPEM):用来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他完全具有“中国特色”。其内涵精湛,层次分明,高瞻远瞩,特别是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与政治和人文的内在联系,排除单纯技术观点,强化科学理念和各各个因素内部的协调问题。我们相信:中国的“科学大平台”将以大气磅礴之势占领科学技术的高地,出类拔萃地完成“中国梦”的付托,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

   6。 东、西方发展科学技术“基本理念”的差异

西方科技界认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数学”。例如,美国前国家研究委员会主席普雷斯(F.press)所讲的:“大家知道,美国的许多目标,特别是国家安全、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愈来愈有赖于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新兴技术,然而,数学作为多种学科的基础,它的发展刺激了许多不同领域中科学的进步,这一点却没有被人们充分地认识。”( 摘自“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一书的前言)。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开发部总裁爱德华也讲:“很少人认识到当今如此广泛称颂的高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 日本学者曾援引美国前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文章,其中特别指出,“如果哪个国家时至今日仍然想不到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话,这个国家迟早会被地球淘汰”。真是语出惊人。

      近些年来,西方一些科学家把“数学”拓宽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即,所谓的(STEM) 系统,但哲理仍然是不在其位。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宏大,积累有许多论著和产品,值得钦佩和认真学习,但他们把科学技术的“奠基理念”定义为“数学”却是极其“片面的”。

熟知,事物是有“层次”的,学科之间可以协作,但也有层次之分,正如恩格斯在“辩证法与自然科学”一书中论到:“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高兴怎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底支配之下”。

东方的(SPEM)系统与西方的(STEM)系统的差别是很大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中,缺乏哲学理念将会受到“大自然”的谴责和惩罚。

7。  中国“科学大平台”的实际表现

中国科技界经过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的变化,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继承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并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形成的科学大平台是高品位的,科学的,也是有实效的策略。为此,特举一些科技实例作为说明。

第一,在理论方面,三十几年来,我们采用“中国特色”的科学大平台,完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工作。例如:处理了静力学中所谓“静不定”的错误理论; 创建了前所未有的“非线性化”理论及应用,受到国际科技界的赞赏;批判了国际上“大系统降维”的理论基础。创建了全新的、高功能的大系统降维的理论及其应用;完成了中国科技界专家们解决不了的,国际合同中科技理论的计算问题,追回该公司的赔赏金额达数百万元,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哲理和数学抵消了“西方科学家认为,《卡尔曼滤波理论》不能在大学生中间推广”的偏见。并取得了优秀论文的成果等。

第二,在工程技术方面完成了振动研磨机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实现,(与企业合作,曾获科学大会奖);用两个月的时间处理了陕西省某企业产品八年不能出厂的问题;用系统分析和数学计算解决了某国防厂30 年产品不合格的理论问题;完成了与美国友人联合出口模数/数模(AD/DA)板件的技术处理问题; 研制成功了难度较大的“无限大”平面的实验装置等。

      这些成果是局部的,但涉及的技术层面比较多,证明了“中国特色”科学技术的潜力是巨大的,适应面是宽阔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其品位和功能也是值得赞赏的。希望继续发挥其特有的科技功能,实现“中国梦”并造福国家和人民。

                          杨秉政  2013年12月25日 于西工大

  联系方式:      yangxintie@126.com                          

             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南村1-3-4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4893-1276838.html

上一篇:超光速电子加速器方案第一部分、引言
下一篇:修改设计,让张衡地动仪重新回到课本
收藏 IP: 202.117.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