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nti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xintie1

博文

近四十年前搞地震预报的感慨 精选

已有 8911 次阅读 2014-5-10 19:06 |个人分类:趣味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地震前兆, 回声, 前兆捕捉, 震前电磁干扰

近四十年前,就是四川松藩地震那年,远在云南曲靖的深山也不安宁,好多家属反映老鼠好像吃了迷魂药,呆头呆脑,蹲在灶台,发痴,用火筷子一敲就打死一个。还有老乡反映黄鼠狼搬家,一个咬着一个尾巴,去向不明。

  大家知道地震来了,总工找我和一个搞电的技术员。希望我们负责给厂里弄个测量地震的台站,我是管厂里非标准设备设计的,凡是买不到的都要自力更生一下,我们就先到兄弟厂参观一下。

  没想到这天到厂刚住下晚上就震了!梦中惊醒,大吼一声,我本能的一跳就跳出了招待所房间大门,跳出去,发现同伴没出来,觉得很掉价,又一跳,跳了了回去!

  拉着同伴出来,当时就看见哨兵在鸣枪,但枪卡壳了,于是哨兵看到有人拿警报器开过来,扔下枪,疯狂摇着警报器走了、我把枪捡起来,看看毛病在那里。

  后来,经过此教训,我们回到自己厂里,为了生命安全,也慢慢搞起地震测量仪器。土法上马,安装了地应力,土地电,以及倾斜记录仪器,和微震检测仪。那时各车间很好说话,说需要高倍显微镜,一句话送来了,用它观察大地倾斜度变化,为了提高灵敏度,并且把震动记录下来,还把晶体管破开,用光射的办法量重锤线的微小位移,通过晶体管光照射的强度把位移反映出来,换成电信号,用波动记录仪来。热处理有好多台,听说我们要用,马上那个包装都没有拆就送来了。土地震仪还真能记录地震信号。后来为了能报警,又搞了可控硅逆变,别人是做电源用得,我们直接把逆变信号加到全厂高音喇叭上,放了一下,还行,起到了四邻不安的作用!后来打了100米的山洞,准备安装磁秤。其实,很多东西重要的是敢于钻研,自己搞都能熬出来,那时,起初我们还在开山,搞基建,我是负责打炮眼和埋炸药的,讨厌的是有时候一数,有一炮没有炸,那么还需要立即把哑火的雷管掏出来,这可有点麻烦,也习惯了,麻痹了,我的抽屉里面铺了一层雷管,有的臭小子甚至把废雷管随便就扔在山坡上,把技术科杨组长的脚都炸了,得亏他穿的劳保鞋厚,没炸断。由于有这些时间,我们还把电子电路学了一遍,刚好为制造和配备地震台站垫基础。

 回忆那时候情景,尽管时间很短,但至今还历历在目,觉得有几点感慨

  地震是有前兆的,人是可以掌握这种规律的!现在也在讨论地震,觉得四十年后甚至有些倒退,没有多少发展。

   应变仪器是一定深度地应变测量的极好方法,现在西安非线性所做得地应变仪,大地潮汐,都很精确,但是真的使用的地方不多,另外数据报送需要自动化,无人管理化,几个手机就可以解决的组网问题,却要变成一个项目,层层卡拿,最后还是近乎取消。

   测量要弥补现在零散而非系统性现状,才能逐步提供足够精确的地震三要素。一个大地震的孕育,它的异常现象具有时间长达数年,地域广于数省,而形式千变万化,临震前由突然加密又发生突变的特点。如何用人工智能的统计方法把信息最集中的地域筛选出来,按照"异常强度"给予定义,需要组织庞大的业余测报和专业测量相结合的统计分析队伍,这点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倡公益无偿劳动才能做到,我们最近这些年代片面学习西方,自己的武功废了的还真需要恢复。

   另外地幔应力的变化还有激振声波测量的手段,在地震临界发生期间,总有一部分地壳地幔的声音传播发生激烈变化,有一块区域会对于小信号不但不衰减,而且扰动会扩大传播,这些都是临界失稳的最好讯号,这些有效的方法什么时候能够从书斋里面走向应用?

  还有磁场测量的手段,太有用了,汶川地震那天,震前学校指南针都变了,电磁场的突变使得千公里以外的阎良试飞的飞机都感到不能再飞行了,紧急返场降落,这些变化如果有测量和记录该多好!资料汇总都显得十分重要。

               

图1   70年代昭通地震前一天看到的地震云            图2汶川地震前远在陕西的飞机受到强大电磁干扰        

   这些异常,有很多是不通过仪器可以观察的。

   比如汶川震前,电离层在本该处于平静区的时候出现200%的波动,至今还没有很好的解释,2008年5月9日18时出现的扰动较为特殊:汶川以东南20度范围均出现了电离层TEC明显增加,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域也有增加现象,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则无明显增加。整个扰动时间持续了七八个小时,武汉可能是这段时间内电离层TEC最高的地区。这些电磁异常一方面会在高精密仪器电磁扰动方面留下痕迹,另一方面也会以放电,类似极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仅仅用偶然现象来概括恐怕就太轻松了

   除了测量以外,对于这种地幔流动的失稳分析也需要新的数学方法。恐怕现在地震队伍学习新知识的人不多。用得更少,很需要学科交叉协同作战。

   当然这深入研究也包括地球物理及生物物理异常现象数据库的统计处理方法,要么,地震异常的时候群众都互相问,今晚你家的狗叫了没有?谁也不会相信自称地震不能预报的人却来预报不地震。

     关于预报,足够精确的三要素得不到,进行不精确的预报也是好事情!不能美日说不能预报,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总不能花大价钱养一堆专管震后资料整理的群体,临震预报不能做,还不能研究了?!中长期,或者带有一定模糊程度的预报也不能期望了?!总之就是不做预报,也应当设法把信息仅量清楚的告诉人民群众,相信群众真英雄,信息就是财富,收集信息,设法使得尽量多的人使用和分析这些信息,显得十分必要,海城的经验就是地震信息给大家共享。另外唐山地震,有个地方就把信息坚决告知群众,别的地方却不行,信息被当时的梅某专家组长否定,而扣着信息不发,连地震工作者都震灾身亡,而发布了信息的这个地方却很少伤亡。所以信息适当透明,走出少数人占有,不信这样我国地震事业不突飞猛进
        现在怕就怕拿了钱的人宁肯盖楼房,修喷水池子,也不愿意在地震预报上投入,我道听途说这么一件事情,中航工业据说有人开发了一种用核磁共振测量为磁场的技术,类似于氦光泵磁梯度测量仪吧,希望和某省的地震局合作一下,也就是用一下他们原来安装磁秤的某个山洞,先搞测量,以后考虑这种磁力仪可以安装到全国飞机上面,形成磁变化预警网络。这个省刚好有一个山洞,那里磁干扰非常小,但是这个合作一直没有开展,为什么,地震局需要拿钱来,才能开山洞的门。没钱?门都没有!


补一个研究者发的地震云照片,值得注意的是此彩云也是扇形的,只不过观察点的距离不一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4893-793154.html

上一篇:吃着开水泡馍,完成印满400页的多发飞机的停车方程组的施祖荫
下一篇:在空气中撕胶帶纸发的什么光?
收藏 IP: 61.150.43.*| 热度|

21 黄德民 曹俊兴 鲍博 尤明庆 张操 武夷山 高文元 池顺良 胡九龙 赵建民 王永 辛晓十 马青平 张学文 杨正瓴 梁光河 段含明 杨学祥 Majorite biofans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