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是自然界中矛盾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一般由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所引发,早期燃烧物主要为木材、棉麻、油脂等,到了近代,由于石油及其衍生物、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建筑结构的密集化及上天入地,才使得火灾这一矛盾有机会愈演愈烈。由于火灾突如其来,又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矛盾,让人左右为难,防不胜防,具体表现在:
1.偶然性与破坏性的矛盾
火灾事先毫无征兆,对一个单位而言是极小概率事件,而它的破坏力又可能是毁灭性的,鉴于此,不能因为其概率小就忽略,反而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便形成第一个矛盾:既要重视,但又不知何时面对,飘忽不定,无力把握。
2.投入产出比的矛盾
火灾可能出现的地点是宽泛的,如果在辖区内大量地投入物力人力,不但成本惊人,效果也未必明显:不投入,不行;武装到牙齿,不太现实;尽最大努力进行了投入,火灾不来,见不到效益,似乎全打了水漂。
3.突发性与常备不懈的矛盾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随时绷紧防火安全弦固然没错,可弦绷久了也会失去弹性,关键时候便会失效,人也同样如此。火灾当然不会天天光顾,一旦火灾悄然来袭,可能恰恰又是在防线疲惫的时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消防器具同样存有类似的矛盾:关键时候不是生锈,就是漏水,要么压力不够,要么数量不够,总之就是功能失效或者掉链子,满足不了现场快速灭火的需求。
4.防火与间距的矛盾
为防止火势蔓延,防火间距自然越大越好,然而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这样的要求似乎就是个童话,即使建设初期间距基本达标,可随着建筑物后期格局用途的改变,加之日积月累增添的可燃物很快便缩短了这一参考距离。
5.防火与防盗的矛盾
出于防火逃生的需要,要求建筑内部畅行无阻,而防盗则希望密不透风,连只鸟儿都飞不进来,这二者从来就是一对老冤家,并多次上演过冲突。
6.高层地下与应急救援的矛盾
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的空间特点,比地面火灾扑救无疑要复杂得多,无论是救援难度、强度、风险还是危险程度,都难以掌控。
7.救与不救的矛盾
火场中若有人员被困,必须救,而救援过程毫无疑问伴随着风险,随时都在考验着救援人员的智慧、经验、技能、装备以及运气。
8.救灾与减损的矛盾
火灾扑救中无法确保水枪只针对正在燃烧着的物品,然而这样一来,可能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鉴于现场的危急状况,浓烟弥漫,无法进行区分,也不能再给火灾继续扩大的机会,投鼠还要忌器,两难,在火灾中无论是紧急转移可燃物或是匆忙破拆出隔离带均属无奈之举。
9.火灾中被困人员心理的矛盾
关于在火灾中如何正确应对很难有一个标准法则,例如高层建筑中,该不该迅速逃生,该不该使用电梯等等。趋利避祸,乃人之本能,但有些时候盲目逃生,却由于途中吸入有毒有害烟气致命,这时等待救援反倒是安全的;有时使用电梯,可以快速逃离危险区,呆板地拒乘电梯,可能就此丧失了求生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被困在电梯里,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火灾中,由于惊慌,情况不明,环境不熟悉,生死悬于一线,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很难做出明智的选择。
10.舍与不舍的矛盾
火灾中,往往出现由于贪恋财物而丧命的情形,在这里的“舍”,还包括一些必要的破坏隔断及外围的协调配合,划定更大的警戒区域,以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候下不了决心,缺乏“丢车保帅”的意识以及“壮士断腕”的决心,机会稍纵即逝,而变得愈发不可收拾。当危机来临,需早做决断,权衡利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旦受困于上述由火灾衍生出来的诸多子矛盾,只会让人愈发身陷泥潭,心力交瘁。只有再次回溯到矛盾的根源并加以分解:火灾根本矛盾可以细分为意外起火和火势蔓延两大部分,意外起火在前,不期而遇,倘若集中聚焦于后者,则解决起来相对容易,重视并强化对每一起初始火灾的控制能力,则意外起火这一矛盾就显得无足轻重,上述林林总总交织在一起的子矛盾也将在瞬间化为乌有。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只要人类不停止活动,火灾就无法根本杜绝,人口的大量聚集,也不断带来风险的累积,在生产生活持续进行的状态下,要化解上述诸多矛盾,惟须抓住一条古训:“救火贵速”,极力压缩意外火情持续的时间,麻烦就会降至最低。
世间凡事都无法做到绝对,但以当前火灾的演化特点来看,明显存有极大的改善空间,任何一起“大火”均是由“小火”演变而来,通过简单化应急响应,锁住小火向大火发展的“咽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以将火灾无论是频次还是破坏力整体收敛至一个更低的层级,世界上的火灾矛盾由此将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
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是矛盾解决的方式之一,火灾中,可燃物是矛,不燃物为盾,矛中有盾,盾中有矛,反手而治,善莫大焉。
意外起火无足惧,持续蔓延最烦忧;若要睡得安稳觉,塑料沙子枕无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