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对火灾科学问题的解读

已有 3354 次阅读 2017-6-18 00:0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直面, 绝地, 至拙

 除了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还必须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和反思,对核心研究路径反复论证与筛选。即便已知道问题,不过好比看见一堵“墙”,且不说找“钥匙”,至少得先找到“门”,如果连“门”都尚未触及,任由天马行空地发散开来,反倒会误入“歧途”,结果却只如“隔靴搔痒”。

 火灾同其它的科学问题一样,追求的是一个“极值”,就算做不到最好,至少可以做到比目前更好,火灾防控技术因此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沿着不同的技术路线,有可能“一览众山小”,渐入澄明之境,也可能直如“盲人摸象”,浑然不觉。

1.不可能指望以一两种“高效”灭火剂来解决火灾问题

 灭火剂终归要靠一定的数量来“取胜”,庞大的用户群决定了灭火剂的储备及使用是个海量,如果仅仅只满足“高效”,做不到“价廉”,必将擦肩最广大的用户市场,那么所谓“高效”也就沦为了“低效”,有限的普及率、极低的使用率加之含混不清的成功率,共同决定了各种所谓“高精尖”的防火灭火设施的“命运”概莫能外。

2.全面布防的思路呈现出保守与无奈

 从战略出发点来看,“全线设防”体现出的是对火灾过程认识的局限以及对现有技术体系的一种极度不自信;其次造成大量设施精力投入的浪费;最终实际表现为:整体数量上的优势依然难掩质量上的劣势,“广种”却只能“薄收”,遇到火灾来袭,鲜有招架之功,随时可能付之一炬。

3.必须具备随时主动“进攻”的能力

 被动防火阻燃等方式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火灾问题,仅作为权宜之计,效果都未必理想,随之而来还有诸多副作用,说到底也不可能打造出一个遍地“阻燃”的世界,唯有以攻代守,伺机出击,方可游刃有余。

4.自动灭火应用范围要因地制宜

 初始火情无论被即时发现还是延迟发现,如果存在火势难以控制的可能,才考虑提前预设自动装置,换句话说,综合预判火势的起始及蔓延途径,如果人工灭火能力存在不足,需要自动灭火装置及时“助力”,才考虑增设。自动装置实际维护应用过程中存有诸多弊端,既可自动“灭火”,亦可自动“伤人”,为安全计,不得不防,“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5.对灭火技术在时间上的严格“要求”

 此应为防火灭火问题关注的焦点及突破口,也即是最为关键的那道“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即使是在毫无思想准备及任何先兆的前提下,仅有三分钟时间(概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把火灭掉或是控制住。这就给灭火控火技术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作为根本解决或改善火灾问题的唯一入口,看似“不可能”不代表真的就“不可能”,唯有直面和深入“绝地”,在针尖儿里“做文章”,才有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6.火灾预防及后续救援的作用及能力有限

 人的不可控行为以及物的不稳定状态决定了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火灾上演,其实并没有人敢在这个事情上掉以轻心,明知故犯。一旦应对火灾转入“攻城”阶段,从防火灭火技术研究的角度看,已经默认为“失败”,大规模应急救援已是火灾防控技术的“后手”,当属下策,无论装备多么精良,体系多么强大,反衬出的只是当下对火灾的无奈与恐惧,这里不再有根本解决火灾问题的契机与空间。

                 

  关注火灾问题,就要关注在最广泛的时空背景下,随着火势的随机动态变化,同样处于变化中的人或物究竟能够对火灾产生怎样的“控制力”?唯有“静”制“有“”无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才不至于被火灾乱了阵脚。

火灾问题的核心在于竭力缩短每一起初始火灾的持续时间,具体体现为控制和降低整体初起火灾的成灾率,所有回避“快速可靠灭火”这一主题的技术,都是治标不治本,都只能浮于火灾问题的表面,也不可能指望后期再有更突出的作为。对于随时可能置身于火场中的每一位普通人而言,但凡能以最可靠的方式把最大量的灭火剂尽早投送至起火区域,就是最好的灭火技术,为了灭火,可以“不择”手段。

如果走到这一步,便不再奢求所谓的“高效”灭火剂,全线布防会逐渐失去意义,被动防火措施也因此变得可有可无,管理中的疏漏懈怠可由技术进行“补位”,救援风险及难度开始减弱,对火灾的畏惧心理有所缓和,许多历史上因火灾技术及管理所引发的话题、矛盾、权衡以及争议也将在瞬间化为乌有。

时至今日,解决火灾问题似乎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还需重拾过去的“笨办法”,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061431.html

上一篇:初期灭火,沙袋何以另辟蹊径?
下一篇:伦敦大火分析被忽略的环节
收藏 IP: 222.209.71.*| 热度|

3 李颖业 徐令予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