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防火,总会有一些必要的经济投入,本文所指是为了应对初始火灾的投入,不涉及前期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后续消防抢险的投入。
实际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并以10年作为一个检验周期:
1.零投入
如果发生火灾,就会非常被动,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也有可能被后续救援力量所控制,实际损失不定。
如果10年内并未发生火灾,那么零投入即可视为赚到,当然这个过程无疑是在冒险。
2.少量投入
对火灾的控制能力比前者稍好一些,然而结果仍然不确定,完全取决于火灾发生时的实际情况。
如果10年内未发生火灾,少量成本投入仅造成少量的浪费。
3.大量投入
看似对火灾的控制能力更强,但结果仍然无法确定,因为还是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设备器材的可靠性、灭火剂的实际投放速度以及应急体系的临场发挥),灭火剂即使备足也不等于其灭火效能就得以保证,还要看实际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及日常安全性。
如果10年内并未发生火灾,则成本投入无疑成为巨大的浪费。
上述3种情形,10年内不发生火灾的占绝大多数,第二、三个10年也同样如此。
借用电力系统中的概念进一步说明: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确定绝缘水平要求在技术上处理好作用电压、限制过电压的措施、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还要求在经济上协调投资费用、维护费用和事故损失费用等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合理的绝缘配合会在技术经济和安全运行上达到最高的总体效益:既不会因绝缘水平取得过高而使设备绝缘投资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不会因绝缘水平取得过低而使设备在运行中事故率增加,导致停电损失和维护费用增大。因此,电力设备的绝缘配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
电力系统在考虑提高绝缘水平的问题上与提高火灾控制能力完全类似,肯定会有必要的投入,且同样面临投入多少的取舍问题,但并不会为了防范极小概率的过电压而进行无限度的全线投入,而是甘于承受一定程度的风险,其中最关键的则在于限制过电压的技术措施,可以这么说:电力系统绝缘水平之所以可以适当放低,整体成本下降,最终的实际运行效果也可以接受,这一切完全取决于过电压限制措施所带来的“底气”。
回过头来看,防火投入也要算经济账:零投入不行,出现意外时完全缺乏控制能力;大量投入不划算,其实也未必可靠,盲目的投入到头来也可能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第2种类型的投入貌似可取,但一定要有提供“底气”的控火技术,并能够适当承受一定比例的特殊情形下的火灾扩大事故,实际最终还有消防救援。在缺乏类似控火技术的前提下,迫于火灾潜在的威胁,整体防火成本滑向第3种类型也就不足为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