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前我国科技的一些落后领域
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说明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航天等领域主要靠集成技术。目前,我国在基础科研、生产领域还有一些项目较为落后。航天领域的辉煌,应该能够激励一些暂时落后的项目赶上去。
关于我国的基础科研、生产,我最近阅读了一篇媒体文章:《“专利大国”之忧》(载于“北京青年报”,2013年12月11日,A3.)
摘录一段如下:
“……一份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另有报道称,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我国石化设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我国是彩电、手机生产大国,但这两件产品的关键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鼠标都要交专利费……”
此外,近来媒体还报道我国LED的产能有70%过剩。可是,尽管产能过剩了这么多,我们对有关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
依靠引进技术,我国的光伏产业也做得很大。(上网查询知)朗咸平说:中国光伏产能过剩95% 。可是关于“光伏”,关键的的技术我们也还没有完全掌握。
……
在这些基础领域,我们创新能力的欠缺,原因并不完全是纯技术的问题。
在我国科技界存在一种被称为“浮躁”的情绪,影响不太好。一些媒体已经进行过很认真的剖析了。
政府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加强管理,是必要的。
二、对科研经费应该加强管理
最近还阅读了另外两篇媒体文章:
《科研经费运行缘何成为腐败高发区?》载于“北京青年报”,2013年10月13日,O2.
《近三年39份审计报告涉及“科研腐败”》载于“北京青年报”,2013年10月14日,A4.
“科研腐败”,的确是影响我国某些科研项目进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项目负责人“个人口袋里”的巨款来得太容易!或者说把心思都放在“捞钱”上,放在科研、生产上的心思必定就不会太多了。
有关部门正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举措。
下面仅就科研、生产的组织管理和作风,提出一些可以操作的建议。请批评指正。
三、对科研、生产的一些具体建议
1、科研、生产的领导者应该抓团队精神的建立
举国内过去的一个例子:
某单位一位领导常常“亲临”某重要课题。该项目遇到难题时,该领导立即让其它课题的骨干停下手中的工作,前来参加该项目的“会诊”。大家都尽力给予帮助。每次,对该领导和参与者的发言都有记录(对有关人员的分析和建议,有了文字记录),对于所有人的水平和贡献,大家了如指掌。
大家都愿意鼎力相助而不是撤台,因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不会被别人(包括领导人)“贪污”。
该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领导者在领导方面立了功;其他许多人在技术上的贡献也都得到了满意的褒赏。
良好的团队精神,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2、“好好”先生不应该当评委
各个重大项目立项时的评委、检查工作时的评委、鉴定时的评委,都不应该邀请“好好”先生担当。上级领导部门应该从严把关。
对那些完不成任务而弄虚作假的项目,应该查一查各位评委当时的意见。总是提不出有见地意见的评委,最好是自己不要再去当评委了。
国内一些单位的风气,使得邀请“好好”先生当评委,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领导部门应该过问一下。否则,今后你们看到的不少开题报告、鉴定报告、调查报告里面仍然会有许多“用华丽辞藻掩饰的水分”。
3、立项时要细致地分析技术措施
就物质条件来说,一般的工艺装置和设备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国最缺乏的是检验和控制质量的“技术平台”。
所有的工艺(包括复杂加工),在每一个工序中都会出现“公差”(即零散)。任何一个公差出了格,到了流程的终端都会使整个产品判为废品。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平台对每一个阶段进行监测。如果发现了某个公差出了格,有两件事要做:(1)把出了问题的工件立即从流程中剔除;(2)计算机分析问题,及时修改工艺参数,避免再出废品。
前面提到“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这里包括复杂的核磁共振、彩超等先进的检测设备。我们到国内其它领域的实验室参观,也发现主人都以他们拥有先进的西方设备而自豪。这表明我们在精密的检测仪器方面,自主的开发能力比较差,也表明我国的有关领导部门不太重视这个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
由于我们对于各类检测仪器、仪表开发工作不够重视,对于一些重要的部件、器件、元件、材料在制造的工艺流程中的质量监控必然就缺乏关键的手段。往往在复杂的工艺流程结束后,才发现生产出来的是一批批废品、次品,但是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人们一头雾水!
“控制好产品的研制、生产质量”,只是一句很容易说出的话。实施起来困难是非常大的。西方国家就在这个问题上保密(不必骂他们卡我们脖子,显得没有志气。这是他们的主权,我们不是也在保密吗! )
因此,我们在重大课题立项时,就要细致地分析技术措施,规划各种技术平台的建立问题。有关领导部门有必要抓几个典型。
4、重视对各种事故的研究
首次科学试验(探险)的失败,不必去批评。那些失败者是人类科技探索的先驱。失败后的情况分析和结论,将成为我们的宝贵知识财富。
但是,有许多事故却是在“重蹈覆辙” ,是完全可以预先防备而加以避免的。
我国一些人不太重视实际工作,因此更不重视对废品问题的探讨。
当今科技工作中,最主要、也是投入资金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工作是面向实际的科研、生产工作。理论和实践相比并没有高低之分,谁也不应该说实践工作比理论工作简单。开展实际工作,就必然要面对成品率和产品的可靠性问题。
面对废品,有人一头雾水。
眼高手低的人,有能力在一堆废品面前把问题的关键原因指出来吗?!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吗?!可是往往当别人把问题分析清楚以后,他明白了,竟然说“简单” !
这里要借用美国著名科学家的一句话:
J.R.皮尔斯在他的科普著作《电子与波》中讲过一句名言,在他给一个不熟悉科学的人说明一个重要的论点后……(说)“但是他在明白以后所得出的反应却是:‘哦!原来这样简单。’言外之意无非是说,我说的东西既然是能够了解的,那它就不会是很重要或者很深奥的。这种态度完全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有声望的人几个世纪来不能了解的正是如此简单的事物。”
为了防范事故于未然,应该收集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该领域各种事故的资料,加以仔细分析、研究。个别单位可以建立废品陈列室(或柜)。对职工加强预防事故的教育。
钱学森先生不仅理论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也非常强。他在现场精确分析问题的一件件故事,听后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5、在重要课题的鉴定报告中应该给出成品率数据
真实的成品率数据,反映了工艺方面的质量控制水平,也直接预示以后批量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不发生任何问题。
我们认为,在废品率很高的批量中筛选出来的成品,其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成品率的高低与科研、生产队伍的作风和技术平台及有关装备的水平密切相关。它关系到产品的性能一致性、可靠性。长期坚持提高成品率,必然会训练出一支严谨的科研、生产队伍,也必然会带来高质量的科研、生产产品。
许多单位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往往忽略了成品率的情况。这恰恰是鉴定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希望有关领导部门重视成品率数据。
也许有个别观点我过去在其他场合谈过或发表过,这次在文章里为了观点的“完整性”又再次提到。请读者原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