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周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kaizhou

博文

读《柳传志跨界对话王蒙》一文有感 精选

已有 7152 次阅读 2014-5-6 16: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京青年报 2013年12月25日B6,刊载了迪蕾写的题为 《柳传志跨界对话王蒙》的一篇文章。

   王蒙说:“……人要是太舒服了,人本身的能力就下降,比如说体能,现在就下降多少?未来如果智力方面科技都能替人做了,那么人的智力也会大大下降,只剩下“被服务”,那么白痴时代或者说低智商时代必然要来了。”

   王蒙在他的《噩梦》一文中也提到,超级的智能技术,使电脑或者手机牵着多数人的鼻子走,舒舒服服地弱化着一大批人的智力,也正在成为事实。

   王蒙又说:“白痴时代的噩梦缓缓逼近”。

   柳传志接着说:“我们的这种忙就是浑浑噩噩的忙”。

   这两位先生讨论的是中国当前的一些现实情况,他们的警示是很有意义的。

   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有两点思考。

   

一、电脑控制的智能机器人是不是在未来会“战胜”人类!?

我认为只要人类自己不断努力,电脑、机器人一直会是人类的“奴隶”。

电脑的发明和飞速进步带动了传感器、机器人等一系列高技术的飞速进步。于是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浮现在科学家们的脑际: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是不是最终会“战胜”人类!?

   二十多年前,我在英国LEEDS遇到一位中国留学生,他在那里学哲学。他们的观点是,迟早有一天,机器人会自己设计、制造出比自己更聪明的下一代机器人。机器人的“繁衍”,最终必然会战胜人类。

   那时,电脑、机器人还没有多么“了不起”,哲学界就在思考和讨论“未来的问题了”。现在电脑这类高技术真的是了不起了。

媒体报道,2013年,用电脑模拟化学反应的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以光速进行着(这种说法不严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成千上万的原子不停息地改变着各自的行为,分子链构型、大分子、小分子的形态瞬息万变。在短到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跳到另一个原子。这样的速度曾经让经典化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即科学家无法得知细微且迅速的化学反应到底是如何在每一个角落发生的。”

现在,科学家们用电脑终于揭开了一直让人感到神秘的化学反应的面纱。电脑的功能真是太伟大了。

   其实,多年以前世界上的核大国就停止了地球表面的核试验。他们已经能够用电脑模拟核试验了。

   机器人早就可以代替人排(地)雷,避免人员的伤亡。

再如电脑控制的无人机也正在飞速进步。在阿富汗,美军利用无人机击毙基地组织首领的事实,让全世界惊叹。2013年媒体又报道,“美无人机首次成功降落航母 意味着美军掌握无人机航母起降技术  或颠覆未来海空作战模式”。报道说在今后10年,美国将用大约370亿美元进一步研发中远程无人机。

   

现在电脑这一类高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至今为止,这类高技术产品都是由人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他们仍然是人类的“奴隶” 。

许多人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人类永远会是任何高技术的主人。

不过,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技术的确正在“舒舒服服地弱化着一大批人的智力” 。一些人自我解嘲地说,(我们依靠电脑这类高技术)“只要学会签字就行了”。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

 

二、“高技术”的确正在“舒舒服服地弱化着一大批人的智力”,

   一个民族的年轻人缺乏奋斗精神是不好的

  现在,科技人员用别人编写的软件进行设计;工人们用数控机床加工,或在流水线上按规程生产;农民们开着农机按“科学”确定的规则播种、收割;就连农村地区的一些年轻人都能够在定位卫星的指引下驾着汽车出游;人们打着手机随时都可以与远方的亲人通话……这的确是社会的进步。

“高技术”深入我们的生活后,“舒适”确实让许多人不愿意再努力学习和奋斗了,“高技术”正在“舒舒服服地弱化着一大批人的智力” ,这是不争的事实 。

 我们只是刚刚尝到现代化的“甜头”,就不知所以了。对一个民族说来,缺乏不断学习和奋斗的精神是危险的。

媒体说,许多人对“对现代科学进程和科研方法知之甚少,科学素养非常匮乏,针对中小学科学教师编写的《科学教育教师指导书》,还不得不从‘什么是科学’谈起……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 ,远低于欧盟、美、日、加拿大等地区。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 。这种态势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素质缺憾,对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也是一种无形的抑制”。(摘自“北京青年报” 2013年6月21日 A2, “太空授课唤醒倦怠的科普意识”雷泓霈)

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缺陷,的确是重要的原因。

在“高技术”的氛围中,人们爱玩了。在“玩”中,年轻人养成了自己的兴趣。

时下有许多人提到“玩是最好的教养”,甚至以“太空授课唤醒倦怠的科普意识”。确实学生们的“兴趣”是应该尊重的。

爱因师坦曾经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读北京青年报 2014年4月10日 A2的一篇简短的报道,说一位老教授创新教学法,在课堂上打着快板,用朗朗上口的快板词教授大学政治课,活跃课堂气氛。

这让我回忆起我中学的老师王伯宜先生。我是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该校有许多著名的老师。王先生留学日本,在石室教初中代数。他说他不是在“教”书,而是在“唱”课。几十年过去了,他抑扬顿挫的声音仍然在我的耳畔回响。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楚记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十位、一年的时间精确到秒小数点后两位、和若干代数公式……这都应该归功于王先生的“唱”课。

老师讲课似乎很随意,“不拘一格”,有时还讲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回想起来,他都是在告诉我们应该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但是他对我们影响至深的是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老师的教课技巧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时,不同老师的教授结果的确是有差别的,有时差别还很大。

爱因师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是他在写给高中毕业生以上水平读者的科普读物《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杨润殷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8月 上海。)的“序”中写到,“……为了便于明了起见,我感到不能不经常有所重复,而不去考虑文体的优美与否。我严谨地遵照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格言,即形式是否优美的问题应该留给裁缝和鞋匠去考虑。”

   爱因师坦这本书并没有迎合读者的“兴趣”,高中毕业生读起来一定是颇为困难的。可是只要你认真读下去,你就会明白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道理。

问题回到现在,电脑里呈现给年轻人的世界,有时还是一种误导。应该对学生们说明,引起广大学生巨大兴趣的电脑里的世界并不都是真实的,那些一按键盘、一移动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很少出现。

你可以熟练地玩电脑,可是你会编写程序吗?你会制造电脑吗?不努力学习,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你们什么都不会!

我们应该明白,学习并不是“春暖花开时节的旅游”,而是“崎岖山路上的攀登”。通过刻苦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坚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意志。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全国学生和知识分子迎来了学习和工作的春天,他们努力学习和工作,弥补荒废的岁月。那时有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古诗中还有一句话:“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目前这些名言似乎都不太管用,因此也不再提起了。

我不是研究社会学的,对一些情况也只能有这样的感叹。

 

 “北京青年报” 2013年5月10日 语像E8, “懊悔”一文提到“电影《致青春》公映,惹得青春期的孩子们纷纷开始回忆。杭州某工科大学四年级女生,用照片的形式发表了自己的青春感言:如果再来一次,不做工科女生。据说,这样的懊恼,竟是他们班同学的普遍心声。”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他/她从事何种事业的权力。问题是在当前的中国,“工科”竟然这样讨人厌,的确需要认真思考!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高科技引导下的工业是支持国家发展的最基本的力量。

与欧美和日本比较,我们的科技和工业还比较落后,我们的国力还有待提高。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比我们高,生活比我们舒适。可是他们的智力并没有被高技术“弱化”。

媒体报道,时下“美国孩子在游戏中忘我学习” 。

媒体已经在忧虑了。

一篇媒体文章说:“世纪60至70年代,孩子们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愿意当科学家的变少了。两院士师昌绪说:“如果年轻一代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只想当官当企业家赚钱,我想中国不可能强盛。”

一篇媒体文章针对我国的有关状况说“……如果我们不作出改变,未来则是更多地为人家(西方国家)输送打工仔,再优秀的充其量也是个高级打工仔!”

 

可喜的是,在国内我们仍然有许多人在努力拼搏,包括许多年轻的女性。

今年4月1日,我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听了一个关于医学生物电子学的报告。作报告的是一位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女研究员。他/她们研制出若干种传感器(特殊的薄膜、芯片电路、组装成机器)通过严格的国家验收,移交企业生产,产品远销欧盟……他们不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也进行了繁琐的工艺工作。他们取得了成就,他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希望以后,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努力拼搏”成为一种“时尚”。到那时,离开我们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时代也就不远了。

年轻人也会因为自己工作和贡献,获得满意的报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45842-791898.html

上一篇:对我国基础科研、生产的一些具体建议
下一篇:《“芯片 —— 多学科高端技术的结晶” 前言》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2 袁海涛 曹聪 邹德仕 王新颜 肖振亚 张骥 高绪仁 曹俊兴 张文增 李正 汪晓军 east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