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经不起推敲的大脑研究 —- 线粒体与衰老和脑病

已有 1605 次阅读 2023-4-18 14:24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不起推敲的大脑研究

—- 线粒体与衰老和脑病

都世

 

参考消息网20234月14日报道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刊发题为《修复大脑线粒体可延缓衰老并终结痴呆症》的文章,作者为戴维·罗布森。

http://www.cankaoxiaoxi.com/#/detailsPage/tiyujk/e45ea2cf99b543caa927be62e6780a54/1/2023-04-14%2010:55?childrenAlias=undefined

·这一篇文章把大脑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做发动机。这个比喻恰当不恰当?发动机是机器。而人的大脑的细胞不是机器,是有根本区别的。

·从能量的角度,发动机提供动力。线粒体也被认为是细胞的动力。给神经元充电。似乎有些相似。但是线粒体不光是这个功能。它还要传递信息。发动机传递什么信息呢?

·文章指出: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可能导致许多最具破坏性的脑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运动神经元疾病。这里强调的是线粒体功能失调,不是指线粒体的长度减少,线粒体影响衰老,这是一种新的提法。

·研究者认为:“如果你不断给汽车换零件,它就能永远开下去。"对于这种说法能不能成立?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为什么?现在的汽车到一定的年限都要报废。人的寿命能更换每一个细胞吗?能通过更换每一个器官延长寿命到不死亡。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没有证明,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更换。人体没有一个"芯片",更换后,某一系统就能够恢复。

·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1.52亿人患有痴呆症,主要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虽然没有那么普遍,但据认为每37个人当中就有一人会患这种病。

研究人员甚至开始探索把健康线粒体移植到受损的老化大脑,使其恢复活力的可能性。这种想法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根治这种疾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搞清这些大脑的神经性疾病是怎么产生的?病因不明,怎么能够根除?通过这些方法赚钱应该没有问题。这就是现在的西医治病的普遍问题。花的医疗费用越来越多。说他没有效吧,可能有一点。对于患者来说,有钱可以往里投。没有钱,只能够望而却步。

·无论是通过药物,还是通过手术,移植线粒体做一些尝试。如果能够解决病人的痛苦,倒是好事。在手术前,医生总是要让做手术的家属签字画押。患者通常对这些问题了解甚少。治疗方法本身也很难保证多少人有效,多少人效果甚微?甚至有后遗症。这是患者比较纠结的问题。另外医疗费用高昂,往往不能够进医保报销。要自己负担。这也是令人纠结的地方。

 

2023-04-14 ,参考消息又有一篇报道:童年爱做噩梦 老年容易痴呆

http://www.cankaoxiaoxi.com/#/detailsPage/tiyujk/6b0f621e0b7e46a5a3b9b19dbec83d10/1/2023-04-14%2010:52?childrenAlias=undefined

去年10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做噩梦与患痴呆症的更高风险有关联。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者发现,每周至少经历一次噩梦(被理解为能令人惊醒的不好的梦)的中年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四倍。现在7岁到11岁之间经常做噩梦,几十年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增加一倍。做噩梦与另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很强的关联: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常做噩梦,那么他们成年后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7倍。

其实有关痴呆症的原因的研究,有相当多的报道。到底哪一种原因是痴呆症发生的概率最大?至今没有共识。这篇报道没有提到线粒体问题

笔者思考,有关大脑的研究以及有关衰老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有局限性,与系统的关联很难展现。不同视角的研究,相互关联找不到。很难得出比较全面的分析,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古人对人的衰老也有很多论述。佛学不少内容涉及解除人的生老病死的难题。明确指出人的衰老,有些变化是很隐秘的。虽然现在是以线粒体为研究对象。线粒体为什么会有功能紊乱呢?为什么它的长短会变化呢?是谁在操纵?这其中的奥秘可能很微细很微细,隐藏的很深很深。人类无法解开这个秘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384672.html

上一篇:到底什么产生光?
下一篇:机器人有没有死亡?如今机器人有猝死的说法,是否确切?
收藏 IP: 219.237.112.*|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