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愚人出,有大师

已有 2922 次阅读 2013-7-25 20:34 |个人分类:人生.世相|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读吕乃基老师《再说“大师”》之文,自然地把自封或被封的“气功大师”称号和被赵本山常挂嘴边的“忽悠”一词联系起来,于是对“大师”有如是之顿悟:


大师者,忽悠功夫超人而受癖好被忽悠之愚人拥戴者也。


愚有天性之愚,有利令智昏之愚。天性之愚是先天生理缺陷之一种,不在人文社会科学讨论之列。利令智昏之愚却是后天唯利是图的个人行为造成的,自属人文社会科学的议题。唯利是图者自古有之,故利令智昏之愚者也是自古有之。儒家称这类愚者为“小人”,所谓“小人喻于利”者是也。小人不是有先天生理缺陷的愚人,其生理状况与常人无异,故其智商亦属正常,只因其“喻于利”,故不知“见利思义”,而是一味“放于利而行”,是以不辨是非,昧于道理,此之谓“利令智昏之愚”。


智者,理性也。在分析性思维中,理性固然可以被区分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或“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但是对现实的人来说,其理性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该整体的各种理性要素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因此,一个人一旦利令智昏地失去其人文理性或实践理性,其科学理性或理论理性就必受其影响而不再能发挥其正常功用。所以,“利令智昏”不只是一个有效的伦理学命题,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科学命题,换言之,它是一个普遍有效的哲学命题。


当今中国社会,唯利是图是一种普遍现象,政府只知追求GDP,企业只知追求利润,学界(高校和科研单位)只知追求学术GDP, 如此举国上下官民一致的“放于利而行”,使“利令智昏之愚”成为这个社会的“流行性毛病”或“时代性缺陷”。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人人都有这个“通病”,只是其“病情”之严重程度等差不一罢了。有网友发现:“现在钱越多越迷信,官越大越迷信。”(南太湖论坛 -不懂就别问,2012-08-3014:00,http://bbs.nantaihu.com/simple/?t90865351.html)在“利令智昏”的意义上,此话可以解释为“利愈大,智愈昏”。财大官高者本就富含超于常人的油水,加以“利愈大,智愈昏”的规律的作用,所以最易成为欲大捞其油水者忽悠的“猎物”,反过来,这样的“猎物”越多,其“猎人”就越多。而“猎物”的名气越大,“猎人”的名气也越大。所谓“大师”,其实并非因其忽悠本领特高,而是由于其作为“猎人”所猎的“猎物”特大,其名气也随之而大,以至于成为越来越多的愚人“粉丝”所崇拜的“大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711144.html

上一篇:社会转型:价值标准的历史变革
下一篇:指望“科研乞丐”进行知识创新是天方夜谭
收藏 IP: 114.217.172.*| 热度|

10 曹聪 赵美娣 逄焕东 罗春元 张全成 陈儒军 王涛 曾新林 蒋永华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