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社会转型:价值标准的历史变革

已有 3020 次阅读 2013-7-19 21:42 |个人分类:人文之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价值, 社会转型

在哲学上,价值是标志实践的范畴。多样价值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实践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构成价值关系的过程,实践的意义就在于确立价值世界。

人的需要是价值赖以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客观性在其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时候,是一种自在的、与动物本能无本质差异的人的本能。人的活动并不直接地受其本能的支配或影响,直接地影响并支配其活动的乃是其自觉到的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使之实现的需要,这种反映于人的意识并体现于人的活动的主观形式的需要,即目的,才是与价值构成现实的内在联系的真正的人的需要。

在价值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目的始终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价值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价值活动必须服从于这个规律。依据价值是否合于主体目的,价值可被划分为正价值与负价值:正价值即合于目的的价值,负价值为悖于目的的价值。主体的活动,诚在于追求与其目的相一致的价值,但负价值却是其为获取正价值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正价值以其合于主体目的,故即是善;负价值悖于目的,是为恶。哲学上所讲的善与恶,实是指正价值与负价值而言,二者同属于价值范畴。故有价值之物,未必皆善,恶亦在其中焉;反之,为恶之物,未尝无价值,只是其价值为负价值罢了。负价值不等于无价值。把恶的东西视同无价值之物而绝对否弃之,此乃形而上学,而非辩证法。人类既欲求善,就注定了其脱离不了恶的纠缠。对于恶,我们应做且能做的,唯有加以限制而已。所谓限制恶,就是一方面将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勿使任意膨胀蔓延;另一方面对恶加以改造,使之变为求善的工具——恶的价值,正在于是。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意识不过是主体对价值的反映,即主体认识正价值与负价值的过程。此过程中主体际的交往及由此交往而达成的主体间目的的一致,是其达到对于正价值和负价值的认识之关键。这种认识,本质上是基于主体际目的一致而达成的关于价值的社会共识。这种社会共识,就是价值论域中的真理。在价值论看来,真理的意义并不在于主观与客观的一致,而是在于主体间认识的一致。正是这种主体际的共识,构成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由以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历史性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就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价值观。

价值标准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它不是以任何特殊的个人的目的为基础,而是以建立在相互合作基础上的许多个人的共同目的为基础的。这种共同目的主体,当然是社会,而非特殊的个人。个人仅当其目的与社会目的相一致时,才是价值的主体。

肯定价值以社会为主体,这并不意味着一般地否认自然亦可以作为价值的主体,一如我们并不一般地否认个人也可以作为价值主体。在下述情况下自然是价值的主体:当自然与社会构成现实的联系,成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据时。这时,自然是作为社会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存在的。此时的自然,不是超社会的或外在于社会的原始自然(或曰非人化自然),而是内在于社会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与原始自然有着质的区别:原始自然是自在的、无目的的,而人化自然却是自为的、有目的的。为什么说人化自然是有目的的呢?

自然原本是无所谓目的的,正如人本无目的一样。人的目的是因其自觉其需要而产生的,是人对自身需要的一种反映。自然则原本并无所谓“需要”,只是当其成为社会的有机构成时,被人化了,社会化了,才产生了需要,这种需要本质上不是自然的需要,而乃是社会需要的反映。社会需要反映于人,形成社会目的;反映于自然,则形成自然目的。自然目的不是自然固有的,而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目的的外化,因而归根结蒂不过是社会目的。

但是,社会目的一经外化于自然,成为自然目的,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自然有其固有的不同于人性的特点,它对社会需要的反映不同于人对社会需要的反映,人是以其意识来反映的,自然则是以其固有的法则来反映的。所谓自然目的,就是反映社会需要的自然法则,它一方面体现着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自然本身的法则。这种两重性使其不可能绝对地服从于社会需要,同时它更服从于自身固有的法则。当人致力于让自然服从于社会需要时,他应当尊重自然,使自然能按其自身的法则运行。当自然的运行不合社会需要,即自然法则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人则应不顾或舍弃社会需要,任自然按其固有法则运行。人之应当这样做,是因为不仅自然是社会的,同时社会也是自然的,而且首先是社会属自然,然后自然才属于社会。故尊重自然,实是人自尊的一种表现。

价值不是一种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绝对之物,而是一种现实的辩证的历史运动。

价值的辩证性主要表现在正负价值的互相转化上。正负价值固有其确定的界限,它们是以主体目的作为其分界的标准的,只要其目的所从属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变,其标准就确定不易,从而其界限亦就明确无疑。但是,正如人所周知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发展,社会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并由此迟早发生质的新故相除,而导致价值标准的革故鼎新。价值标准的变革,引起正负价值原有界限的模糊以致消失,从而为其彼此互相过渡辅平道路。时逢此际,生活于价值世界中的人们就势必产生是非难分、善恶难辨的困惑之感,这种困惑之感,恰是由于价值的辩证性造成的,是对价值内在矛盾的一种反映。消除这种困惑感,有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到新的价值标准得以确立、旧的价值标准不再生效之时,才会终结。

价值作为一种历史运动,在时间形式上显示出其阶段性、时代性的特点,在空间形式上则显示出其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就其时间和空间特性而言,无论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还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价值标准都各不相同,其价值形态亦因此纷呈相异。故价值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价值,超历史的所谓永恒绝对的价值是不存在的。我们珍视历史遗产(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遗产),但这不是缘于历史遗产具有什么“永恒的价值”或“绝对的价值”,而是因为历史遗产如同自然资源一样,亦是我们由以发展自身的一种条件。当历史遗产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未进入我们的实践范围(即现实的价值世界)时,它是无所谓价值的。唯其进入到我们的实践领域,与我们构成实际的价值关系,它才有价值可言,但此时其价值则断不是它原有的那种价值,而是与我们自己的目的紧密相关的现实价值之—种。

——摘自拙文《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之我见》,《江海学刊》(南京)1998年第3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709604.html

上一篇:不能给美国抓老鼠的都是坏猫
下一篇:愚人出,有大师
收藏 IP: 180.106.5.*| 热度|

1 孙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