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人在现实中如何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不朽?只能有两种办法:或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或繁衍自己的孙子后代。然而,严酷的现实使却人们看到自己生命不朽的愿望难以实现。而人的理性又总是要超越有限而向无限迈进,这就决定了人们在难以实现自己现实生命不朽的境遇下不能不去追求非现实生命的不朽,这是近些年来宗教信仰在中国得以复兴的根本原因。
人的生命由心和血构成,心是精神自我,血是物质自我。
人生在世,莫不欲长生。然而,怎样才能延长自己的生命,甚至达到自我生命的不朽呢?不外乎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为追求物质自我的不朽而努力使自己的血气流淌不断;
一种是为追求精神自我的不朽而努力使自己的心性传承不绝。
人类的生活本质上就是由这两种生命活动所构成的。人类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永不间断地同时在进行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
这两种生产对于人类个体而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是他(她)为追求精神自我的不朽而努力使自己的心性传承不绝的生命活动形式,正是通过这种生命活动,他(她)使他(她)的心性不断地外化和对象化为以名言形态和实像形态存在的产品;这些凝聚和体现着他(她)的心智和德性的产品,不仅是他(她)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据,更是他(她)的孙子后代们的精神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他(她)的孙子后代们就是也只能是在他(她)所创造的这些产品的基础上继续创造他们自己的产品;
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就是他(她)为追求物质自我的不朽而努力使自己的血气流淌不断的生命活动形式,正是通过这种生命活动,他(她)使他(她)的血气继续不断地流淌于他(她)的孙子们身上。
因此,要使人的精神生命不朽,就得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有益于人类持续发展的劳动;要使人的物质生命不朽,就得生儿育女,使孙子繁衍不绝。
传统的中国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所注重的乃是生儿育女,多子多孙,亦即特别看重自己物质生命的不朽,却并不看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看轻自己精神生命的不朽。正是这种传统的生命观念,造成了中国人口特多的历史和现状;而正是这历史和现状,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人口增长的独生政策,这种政策从客观上使得中国人对于自己物质生命不朽的可能性不再充满自信甚至根本缺乏自信了,于是不得不放弃几千年来对自己物质生命不朽的传统追求,不得已只好转而追求自己精神生命的不朽了,这乃是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观念的一个转折性变化。这一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生命价值观方面的基础。
然而,当着中国经济腾飞到一定的高度时,人们又发现创造性的劳动的发展是要以自然资源的持续不断的消耗作为代价的,并且发现这种资源又是相当有限的,这对于刚刚开始看重自己精神生命的中国人来说无异于是当头一棒,使其看到追求自己精神生命不朽的愿望最终也是要落空的。
在追求自己现实生命不朽的梦想几遭破灭的情况下,人们当然只能去追求非现实的生命的不朽了。以此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宗教信仰在近些年来在中国得以复兴的原因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人的理性总是要超越有限而向无限迈进的,正是理性的这种本性决定了人在难以实现自己现实生命不朽的境遇下不能不去追求非现实生命的不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