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从小缺乏父母之爱应是不能付出对他人的爱的根源所在

已有 4381 次阅读 2016-9-5 08:59 |个人分类:人生.世相|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3]周少祥  2015-9-1 22:01

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要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来到这个世界,只会哭,这个世界有什么好的! ……
人最终是要死去的,而且死亡不仅令人恐惧,更令人痛苦。

因此,人的一生,根本上是一个悲剧。
但人为什么活着、而且经常性快乐地活着呢?

人生的意义源于“爱”。 因为有人爱你。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得到爱,那是最大的不幸,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博主回复(2015-9-2 01:06)


从发生学角度讲,人世间任何一种爱,都是起始于付出对他人的爱;反之,如果谁都没有付出爱,就决没有可能有人会得到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也应该把爱理解为爱人。这意味着爱的本质乃是对他人的付出、奉献,而非从他人那里索取、得到。


人何以可能爱人?


从本原上讲,凡有情动物皆爱其子女,尽管任何一个动物群体中总有个别动物非但不爱其子女而且还残害其子女,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因为如果把这种情况设想为任何一个有情动物群体中普遍必然的情况,我们就无法想象和解释这些动物群体是怎样得到繁衍的。在人类世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人父母者的自然本性。


从人类世界的普遍必然的情况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曾得到父母的爱,感受这种自然之爱是其后来之所以能付出对他人的爱的根据。从未感受过父母之爱或从小缺乏父母之爱,应是不能付出对他人的爱的根源所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000937.html

上一篇: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发生的逆转令人担忧
下一篇:中国传统治理哲学及其现实启示
收藏 IP: 117.8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