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庄子》69:《外篇》选释之7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的意涵是:天道自然而然地运行而不滞缓,所以万物得以生长育成;帝王治理若能遵从自然而然法则而不人为改变缓急,民众则自然归顺其治理;圣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是自然而然的认知,所以,所有人都遵从其认识。了解天地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体悟圣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因应之道,空间上时间上无不符合自然而然而为的帝王治理准则,这样的人无不宁静寂然。圣人内心宁静,并非认为“宁静是好的”才宁静,而是因为一切外物都不能扰动其心,所以处于虚寂而宁静的境界。就如同,水平静时可以作为镜子照见人的须眉,水平面可以作为工匠们衡定平整与否的标准;水宁静则愈加清澈,人的精神也是如此,宁静则精神清澈无邪!圣人内心宁静,可以比作天地的镜子,可以作为万物的镜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本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古代的帝王圣人都坚守这个境界。
转摘自钟茂初:《<庄子>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