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11秦風8無衣·總133

已有 484 次阅读 2025-1-1 16:10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君好攻戰擴疆圖,

不恤民困饑寒蘇。

與民欲異勤兵事,

棄恩袍澤萬骨枯。*

*和曹鬆《乙亥歲》韻: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成功萬骨枯。

【乙亥】唐僖宗乾符六年,即公元879年。【樵】打柴,【蘇】打草。曹松(830—903),字夢征,唐代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少時家貧,後遊蕩於江湖一帶。70歲才中進士,做過秘書省正字,有詩二卷收于《全唐詩》。

文中带*號者爲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五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pōu)。王於興師,脩我戈矛(móu)。輿子同仇(qiú)!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duó)。王於興師,脩我矛戟(jue)。輿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脩我甲兵(háng)。輿子偕行(háng)!

二、無衣·小序

序》:“《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

焉”。陸音義:“好,呼報反,下注同。攻,古弄反,又如字,下注同。亟,欺冀反。”

孔疏:“康公以文七年立,十八年卒。案《春秋》文七年,晉人、秦人戰

于令狐。十年,秦伯伐晉。十二年晉人、秦人戰于河曲。十六年,楚人、秦人滅庸。見於經,傳者已如是,是其好攻戰也。《葛生》刺好攻戰,序云‘刺獻公’。此亦刺好攻戰,不云刺康公,而云‘刺用兵’者。《葛生》以君好戰,故‘國人多喪’,指刺獻公,然後追本其事。此指刺用兵,序順經意,故云刺用兵也。不與民同欲,章首二句是也。好攻戰者,下三句是也。經、序倒者,經刺君不與民同欲,與民同怨,故先言不同欲而後言好攻戰。序本其怨之所由,由好攻戰而不與民同欲,故民怨。各自為次,所以倒也”。

朱熹《詩序辯說·秦風·無衣》:“《序》意與詩情不協。說己見本篇矣。”*唐風也有《無衣》。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pōu)。王於興師,脩我戈矛(móu)。輿子同仇(qi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pōu)

(pōu)】毛傳:“興也。袍,襺也。上與百姓同欲,則百姓樂致其死。” 陸音義:“袍,包毛反。襺,古顯反,本亦作繭”。

朱傳:“袍,叶步謀反。袍,襺也。”。康典第1089頁:“páo《釋名》:袍,丈夫著……袍,苞也。苞,內衣也。pōu《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孔疏:傳“袍襺……其死”,“‘袍,襺’,《釋言》文。《玉藻》(*《禮記》)云:‘纊(*kuàng絮衣新絲綿)為襺,緼(*yùn亂麻舊絮)為袍’。注云:‘衣有著之異名也。緼為今纊及舊絮也’。然則純著新綿名為襺,雜用舊絮名為袍。雖著有異名,其制度是一,故云‘袍,襺’也。傳既以此為興,又言‘上與百姓同欲,則百姓樂致其死’,則此經所言朋友相與同袍,以興上與百姓同欲。故王肅云:‘豈謂子無衣乎?樂有是袍,與子為朋友,同共弊之。以興上與百姓同欲,則百姓樂致其死,如朋友樂同衣袍也’”。

鄭箋:“此責康公之言也。君豈嘗曰:女無衣,我與女共袍乎?言不與民同欲。”

孔疏:箋“此責……同欲”,“易傳者,以此刺康公不與民同欲。而經言子、我,是述康公之意,謂民自稱為我。然則士卒衆矣,人君不可皆與同衣,而責君不與已共袍者,以仁者在上,恤民飢寒,知其有無,救其困乏故假同袍以為辭耳,非百姓皆欲望君與之共袍也”。*這,即是起於民心的“為誰而戰”的問題。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móu)。與子同仇

王于興師】孔疏:“又解稱王于興師之意,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諸侯不得專輒用兵。疾君不由王命,自好攻戰,故言王也。王肅云:‘疾其好攻戰,不由王命,故思王興師是也’”。

朱傳:“王于興師,以天子之命而興師也。

戈矛(móu)】毛傳:“戈長六尺六寸,矛長二丈。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陸音義:“長,直亮反,又如字下同。”

孔疏:傳“戈長……仇匹”,“‘戈長六尺六寸’,《考工記·廬人》(*《周禮·冬官》)文也。《記》又云:‘酋矛常有四尺’。注云:‘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常有四尺。’是矛長二丈也。矛長二丈謂酋矛也。夷矛則三尋,長二丈四尺矣。《記》又云:‘攻國之兵用短,守國之兵用長。’此言興師以伐人國,知用二丈之矛,非夷矛也。”

朱傳:“戈長六尺六寸,矛長二丈。”

顧炎武《詩本音》卷四:“矛,十八尤”。

(qiú)】毛傳:“仇,匹也。” 陸音義:“仇音求”。孔疏:“‘仇,匹’,《釋詁》文”。

鄭箋:“于,於也。怨耦曰仇。君不與我同欲,而於王興師,則云:‘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戰”。

孔疏:箋“于於……攻戰”,“‘于,於’,《釋詁》文。‘怨耦曰仇’,桓二年《左傳》文。易傳者,以上二句假為康公之言,則此亦康公之言,陳其傳令之辭。刺其好攻戰也。案此時當周頃王(*?-前614姬王臣)、匡王(*姬班,?-前607)天子之命,不行於諸侯。檢《左傳》,於時天子未嘗出師,又不見康公從王征伐。且從王出征乃是為臣之義,而刺其好攻戰者,箋言‘王於興師,謂於王法興師。今是康公自興之,王不興師也。以出師征伐是王者之法,故以王為言耳。猶《北門》(*《邶風》總40)言‘王事敦我’,《鴇羽》(*《唐風》總121)云:‘王事靡盬(*不固)’,皆非天子之事亦稱王事”。

章解:

孔疏:“豈曰……同仇”,“毛以為,古之朋友相謂云:我豈曰子無衣乎?我冀欲與子同袍。朋友同欲如是,故朋友成其恩好,以興明君能與百姓同欲,故百姓樂致其死。至於王家於是興師之時,百姓皆自相謂:脩我戈矛,與子同為仇匹而往征之。由上與百姓同欲,故百姓樂從征伐。今康公不與百姓同欲,非王興師,而自好攻戰,故百姓怨也。鄭以為,康公平常之時,豈肯言曰:汝百姓無衣乎?吾與子同袍。終不肯言此也。及於王法,於是興師之時,則曰:脩治我之戈矛,與子百姓同往伐此怨耦之仇敵。不與百姓同欲,而唯同怨,故刺之”。

朱傳:“秦俗強悍,樂於戰鬬,故其人平居而相謂曰:豈以子之無衣而與子同袍乎?蓋以王于興師,則將脩我戈矛而與子同仇也。其懽愛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蘇氏曰:秦本周地,故其民猶思周之盛時,而稱先王焉,或曰興也。取與子同三字為義。後章放此。”

第二章:豈曰無衣?與子同澤(duó)。王於興師,脩我矛戟(jue)。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duó)】毛傳:“澤,潤澤也”。鄭箋:“襗,褻衣,近汙垢”。

孔疏:傳 “澤,潤澤”,“衣服之煖於身,猶甘雨之潤於物,故言與子同澤,正謂同袍、裳是共潤澤也。箋以上袍下裳,則此亦衣名,故易傳為‘襗’。《說文》云:‘襗,袴也’。是其褻衣近汙垢也。襗是袍類,故《論語》注云:‘褻衣,袍襗也’”。

陸音義:“澤,如字,《說文》作‘襗’,云袴也。褻,仙列反。近,附近之近。汙音烏,又汙穢之汙。垢,古口反”。

朱傳:“澤,叶徒洛反。澤裏衣也,以其親膚近於垢,澤故謂之澤”。

康典第601頁:“duó《集韻》《韻會》《正韻》並達各切,音鐸”。康典校正本:“《唐韻》徒洛切。《集韻》達格切。音鐸。《説文》袴也”。

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澤音鐸。《甘氏星經》(*戰國齊國人甘德著甘經《天文星占》八卷和魏國人石申著石經《天文》八卷,兩書合稱《甘石星經》):‘炎火之狀,名曰格澤。不有土功,必有大客”。……古擇亦音鐸。本證《無衣》(《秦風》總133)……《鴻鴈》(*《小雅·鴻雁之什》總181)鴻鴈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顧炎武:“澤,二十陌”。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jue),與子偕作

(jue)】鄭箋:“戟,車戟,常也。” 孔疏:箋“戟,車戟常”,“‘車戟常’,《考工記·廬人》文,常長丈六”。

孔疏:箋正義曰“車戟,常,《考工記·廬人》文,常長丈六”。

朱傳:“戟,叶訖約反(qiuo,que,jue, juo)。戟,車戟也,長丈六尺”。

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戟音角,《釋名》曰戟,觡也。旁有枝觡也。觡音各”。”

顧炎武《詩本音》卷四:“戟,二十陌”。

】毛傳:“作,起也”。

第三章: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脩我甲兵(báng)。與子偕行(háng)

朱傳:“兵,叶蒲芒反”。顧炎武《詩本音》卷四:“兵,必良反”。

毛傳:“行,往也”。朱傳:“行,叶戶郎反”。顧炎武《詩本音》卷四:“行,戶郎反”。

朱傳《秦風·無衣·跋》:

“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槩(*同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於詩如此。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一變其俗,至於如此,則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衛驕惰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以興起,而篤於仁義;以猛驅之,則其強毅果敢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成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嗚呼,後世欲為定都立國之計者,誠不可不監乎此。而凡為國者,其於導民之路,尤不可不審其所之也”。

四、譯詩

豈說無衣同袍袖,王興兵師戈矛修,君民共欲才同仇!

豈說無衣同褲着,王興兵師矛戈作,君民共欲才共搏!

豈說無衣同軍裳,王興兵師修兵槍,君民共欲戰沙場!

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2025年1月1日星期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66937.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11秦風7晨風·總132
收藏 IP: 59.172.187.*|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