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436):教学选点确实重要,但是…(听王荣生讲座有感

已有 2250 次阅读 2016-1-17 15:4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2016年1月15日下午,我应邀参加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区首席教师马恩来工作室活动。该活动请了京沪三位专家讲学,其中有著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我国第一个语文教育学博士、上海师大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马恩来安排我最后作小结。

       讲座从王荣生教授开始。王荣生教授讲座的标题是《教学点与考点》。讲座开始时,他提到前不久(2015年)他在四川讲学,一位教研员在和他交流时说,应该研究教学点,教学点这个概念很重要。王荣生教授很认同要重视研究教学点的看法,并说我们的研究要往教学点推进。听到此言我精神为之一振。

      王荣生教授在马恩来工作室讲座的主要观点是,教学点就是文本的关键点,是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以前我们许多老师教学花了不少精力教学,但效果不好,因为目标不明确,或说教学点不明确。王荣生教授认为,名师和一般教师上课的区别往往在于,教学点清楚与不清楚。王荣生教授还认为,原理上讲,考点和教学点是一致的。

       王荣生教授的报告时间不长,要言非常不烦,逻辑非常严谨,举的小学课文《我的故乡》,第一句“我的故乡在江南”作者为何不写“我的故乡在绍兴”的例子,相当生动,令人印象深刻。他讲的内容很专业,但讲得傻子都能听懂。其讲座,是典型的严谨的学院派教授风格。

       对王荣生教授讲座的观点,我和他所见略同,但也有一些不同。

       我坐在王荣生教授旁边。王荣生教授讲完,我用手机把百度网语文味教学法词条搜给他看,其中“语文味教学法核心词汇”部分开头第一段是:

     理论是概念和范畴体系。语文味教学法在漫长的16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学术概念,主要有:“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等等。

        王荣生教授看后说,“教学选点”就是“教学点”。

        我告诉王荣生教授,我没有考证我们是不是最早提出教学选点概念的人,但我们早就提出了这一概念。我对他说,百度网语文味教学法词条下,有专门的“教学选点”小词条。不过我们的研究重心放在文化教学的选点,因为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的选点中,同时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文章、文学的选点工作不容易,文化教学的选点则更难一些。我还告诉他,好几年前,“教学选点”就是我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了;两三年前,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集体撰写《语文味教学法》一书过程中,教学选点是我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是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

       我还告诉王荣生教授,关于教学选点,这方面我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按我的学术习惯,我都是要通过我的公开课反复实践之后,再写文章。比如我的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2007年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就成形了,虽然在2007年撰写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有初步论及,虽然我以后所有公开课都是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讲的,但我写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专门论文,是七年之后的2014年初即发表在在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上的《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一文我平时脾气又直又急,但我做学问,就是这样有耐性。

       我跟王荣生教授说,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诞生,他可以说是一个见证人。2007年4月28日下午,我在罗湖外语学校主讲全市性大型公开课《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讲完课专家、领导评课前我讲了这一段话:“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开一个初三教学工作会议。因为初三教学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中考,内容不多,所以我穿插讲一堂公开课。这节公开课还有一个由头——礼拜天,上个礼拜天啊,我到佛山市参加省教研室的一个教研活动,就是广东省2007年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研讨会,会上展示了6节优质课,讲课的大都是前几年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天上午有两位老师讲说明文,其中一位老师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另一位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两堂说明文讲完以后,省教研员冯老师叫我评课。我的评课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老师们说我的思路很新。我这人听不得表扬,于是我就说我回去也讲讲这个课。于是就有这节课。老师们都知道,说明文呢是很不好讲,学生也不大喜欢学的。就是不好讲我今天才决定试一下啊!”(这段文字摘自《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第180页。)我在南海讲这些话时,王荣生教授在台下第一排就座,我是第一天上午两堂课的评课人,王荣生教授是6堂课总评人。

       马恩来工作室活动最后,按计划是我作小结。我讲了几位专家报告对我多方面的启发,也含蓄地点到为止地提到了我对王荣生教授“考点即教学点”的不同意见(会后餐叙时讲得更直接一些)。我认为,教学选点和考点关系密切,但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有教学实践经验和语文命题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功底、教学水平等个性因素的不同,同一篇课文,教学点的选择往往是不同的(除非都抄教参);即使都是一流名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选点通常也是不同的,而且越是一流名师,其教学选点就越不会雷同。又由于大型考试的出题人和教学人不同,对文本的关注点往往不同。命题过程也有很多随机性、灵感性的东西。因此,好的语文试题,虽然考点原则上不会超纲(考纲),但由于考纲对考点的规定很原则很抽象(语文课标也是如此,具体点说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是最厚的,语文课标却是最薄的),考点往往不等同于实际的教学点,或者说试题考点的呈现和表达,与实际教学点的呈现和表达往往不同。至于大型考试,尤其是高考,它就是要筛选一些人下去,考点绝非全是教学选点。理科试卷的考点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点可能基本对应得上,或者说从整体看理科的教学选点能够覆盖试卷上的考点,因此理科使用题海战术往往能得高分。但语文不同。语文老师和命题人,都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时候,这并非语文的缺点,而是优点,至少是特点。也因此,题海战术在语文学科不太管用,换言之,学生就是做数千道语文复习题,考试时也不一定能对付试卷上的试题。

       我私下以为(没有当场讲),王荣生教授讲的“原理上考点和教学点是一致”的观点,是由于大学教授缺乏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命题经验所造成的。一些大型考试如高考,命题人常常以出奇来制胜,试题涵盖的考点有许多是教学选点,但也有不少不是一般的教学选点。好的高考模拟试题也如此。例如在我手上,深圳高三年级语文科模拟考试,就考过好几次教材中学生学过的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牧的《清明》,郑板桥的《竹石图》,于谦的《石灰吟》,等等。这些都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也是背诵篇目(郑板桥的《竹石图》、于谦的《石灰吟》是小学课文),学生耳熟能详。我用这些诗词来出深圳市高三模拟试题,涉及的具体考点,可以说是全深圳市、全广东省乃至全国中学语文教师都没有教过的,但这些考题又确实是从这些诗词中来的,因此题目极其新颖。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

       我认为,教学选点既有科学化的一面,更有艺术化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教学选点的选定过程,是偏于道,而非术的,所谓教学选点的技巧,实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研究教学选点的难度较大。这也是我实践上教学选点经验丰富,但写的关于教学选点的文章一直不拿出去发表的一个原因(《语文味教学法》一书中对教学选点我有专题研究,但作为论文发表,我还要思考研究一下)。

      听完王荣生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增强了本已很强的学术信心,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在中国语文界,论对理论体系的执着追求,论对重要理论概念的敏感和创造,我决不会认为在任何人之上,但也不认为在任何人之下。语文教育史将会证明这一点。

        顺便说一下,我早就写好(2014年就写好了)的长篇论文《试论语文味教学法之文化教学选点与价值推送》一文,近期将拿出去发表。

2016年1月17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50985.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435):参加同事朋友子女婚宴主动带家属,不太好
下一篇:少堂志林(437):有些编辑令人发指
收藏 IP: 116.76.10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