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418)】六六初度自寿(诗)

已有 1255 次阅读 2024-6-16 20:36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堂按:这是2024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八),本人在六十五周岁生日当天写的一首自寿诗。四十五年前我上大学念的是中文系,上大学前和大学毕业后共教了多年中学语文或大学语文,后来又从事数十年语文研究工作,按说自然是懂一点儿近体诗的理论知识的。但像我们这代人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写近体诗的实践是不行的,因此从来就只把自己写的看作打油诗。我也顺手用百度和头条的AI创作了相同主题的贺寿诗。发现人工智能写诗,除了写作速度贼快,吹牛特别在行,写出的诗完全是软件程序批量制造出来的干干巴巴的文字,而不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没有生命的温度,质量是明显赶不上我自己写的,甚至看了可能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为了印证我的感觉,我把拙作《六六初度自寿》和AI创作的几首诗歌,一起用微信发给业师、著名文学家、武汉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原系主任孙东临先生指正。稍过片刻,老师发来微信说:“到底还是自己写的好,比AI强多了。”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再聪明,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文学创作。在老师的鼓励声中,我也增加了一点写这种诗的信心。下面我把AI创作的几首诗没有作任何文字改动,原样附在这篇博客后边,聊供一哂。)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8021142174215979995&skey=@crypt_.jpg

六六初度自寿(诗)

我笑时光如苍狗,

时光笑我成老头。

莫道年老多怅恨,

只缘一生少年游。

为有意气忆华篇,

敢教彩笔写春秋。

不期文章可传世,

赖有后昆更上楼。

(写于2024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八,是为六十五周岁生日,六六初度,

且幸遇人的一生大约只能碰上两次的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重合)

【注】

(1)1978年农历五月初八,是公历6月13日。这天是我十九周岁生日,也是我平生第一次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重合在同一天。那时农村只习惯过阴历生日,家里也无钱买日历。因此以前我一直不知道十九岁生日有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时间重合这回事。我是昨天在手机上专门查这个事情,才查到十九岁生日阴历与阳历时间重合的。十九岁生日前后,正苦苦鏖战于第二次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压力比压孙悟空的五指山都大,比泰山都大,根本看不到希望,甚而至于也不知道小命还能够活几年,哪里有心情顾得上过生日啊。时隔46年后的今天,是平生第二次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重合,可谓阴阳和谐,天人合一。据说人的一生,以19年为倍数,大约只能幸遇两次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重合的情形。

(2)尾句“赖有”云云,谓相信本人和语文味被学界研究的现况,应该会继续下去。

附一:【贺程少堂先生六六初度】(头条AI创作之一)

教育生涯四六秋,

程门立雪志不休。 

少壮努力传薪火,

堂间授课润心头。 

六部著述才情显,

十六箴言德艺留。 

初度之辰同欢庆,

寿比南山福长悠。

(头条AI自动生成说明:这首诗以“四六”藏头,赞颂了程少堂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希望这首诗能够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附二:以下头条AI创作加入了程少堂生平事迹:

【贺程少堂先生六六初度】(头条AI创作之二) 

教育耕耘四六秋,

程门立雪志未休。

少怀壮志育桃李,

堂奥深邃理念优。 

首创“语文味”理论,

影响深远赞誉留。 

著书立说传智慧,

培育英才遍九州。 

初度之辰同欢庆,

寿比南山福长悠。

【头条AI自动生成说明:在这首诗中,提到了程少堂先生在教育领域的长期耕耘,以及他提出的“语文味”

理论对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如果你对这首诗还有其他修改建议或补充

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附三:【贺程少堂先生六六初度】(百度AI创作)

程师少堂六六初,

教育园中硕果殊。

笔耕不辍传文脉,

心血倾注育英才。

诗词歌赋皆精妙,

言传身教尽风流。

今朝自寿同欢庆,

寿比南山福永驻。

2024/06/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438440.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417)】高考作文指导的“私人秘籍”|我是如何给女儿作高考前作文指导的
下一篇:【少堂志林(1419)】大师范曾先生的小误
收藏 IP: 113.81.167.*| 热度|

3 尤明庆 郑永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