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天。
由于天太热,除了散步,我是基本不曾出门的,在开着空调的书房乱翻书来着。重翻看了多年前买的范曾大师的几本著作,和几本写到范曾大师的书。偶然发现了范曾大师的一个小失误,特作为读书笔记,将所见、所思记录如下。
为了备忘,先顺便说一个与范曾大师有关的故事。十数年前,我在《人民教育》2010年第13-14期(暑假期间),发表《师有六品》的文章。该文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很多地方的学校校长,在当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教师大会上给老师们全文朗读拙作。我给《人民教育》的文章,本来标题是《师有九品》。《人民教育》杂志的领导来电话商量说,后三品程教授讲座可以有,但后三品在教育部办的杂志发出来,恐让部分一线老师感觉不适,我们杂志发前六品好不好?我说好。于是就成了《师有六品》。拙作发表后,深圳有一个受人指使的小混蛋在网上撰文说,程某人这篇文章是抄古人的什么九品之说的。实际上,我是看了范曾大师的书,受他关于画家分九品的文章启发而写的。此事已成轶事,不多说了。
(一)国学大师范曾《沁园春•六六初度自寿》词中的“初度”一词,可能使用有误
2004年,范增先生迎来自己六十六周岁生日。为纪念自己的六十六周岁生日,范曾先生挥毫为自己写下《沁园春•六六初度自寿》一词。
霭霭青山,雨霁云开,意朗境冲。念文章摛藻,独惭秋水;丹青炜烨,耻说雕虫。浮白宏谈,啜茗清赏,座上飘飘高士风。真叹绝,有银璜剑客,曾挽长虹。
最难屈体如弓,便六六依然浑似童。忆他乡寂寞, 梦回九派;故园葳蕤,花树千丛。老骥犹顽,不甘伏枥,莽莽平沙气亦雄。从今后,更遐龄四十,百岁仙翁。
这首词,气魄很大,很精彩,曾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谱为京剧唱段,多位京剧名家在央视或其他演出场合演唱过,在文化界流传甚广。
我最近才有机会偶然读到范曾先生这首词。我认为,范曾先生这首词题目中的“初度”一词,可能用错了。
范曾大师生于1938年7月5日,2004年是他满六十六周岁的年份。范曾先生在该词题款中注明的写作时间、地点是“范曾甲申仲夏于北京抱冲园”。2004年是农历甲子年,而“仲夏”只是一个时间段,不是写作的具体时间。
中国古人把夏天这个季节分为三个月,依次称孟夏、仲夏、季夏。“仲”字在汉语中表示第二的意思,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夏季的中间。在阳历中,孟夏大约是5月,仲夏则是6月,季夏则是7月。而根据农历,夏至那一天太阳最直射我们头顶,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因此通常农历五月为仲夏,这个时间大致对应于公历的6月份。
范曾先生这首词的题款注明写于“甲申仲夏”。他六十六周岁生日是2004年(农历甲申年)7月5日,那天为农历五月十八日,正好属于夏季的中间——即仲夏时分。
按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初度”这个词语一般指虚岁刚开始的第一天。比如满五十九周岁生日写的自寿诗,标题用“六十初度自寿”。过了五十九周岁或五十九周岁过了大半后写的自寿诗词,通常不用“初度”为题,而用《六十感怀》之类标题。
根据范曾先生这首词后注明的时间推测,这首词具体写作时间有三种可能:一是写于2004年7月5日他满六十六周岁生日当天,二是写于满六十六周岁生日的前几天或不久,三是写在满六十六周岁生日后的几天或不久。无论写于以上哪一个时间,词题用“初度”一词都有问题。具体说,如果是写于六十六周岁生日当天,那么词题应为《沁园春•六七初度自寿》。如果是写于六十六周岁生日前几天或不久,那也不是六十六岁初度,而是六十六周岁快度完了,与“初度”一词的传统用法不合。如是写于第三种时间,这首词的标题以《六七初度自寿》或《六七感怀》才合适。
(二)范曾大师用错“初度”一词,可能不止一次
如果说范曾先生这首《六六初度自寿》词的词题可能有误,那么范曾先生给著名作家冯骥才赠画贺冯的四十八周岁生日,题画辞中的“四十八岁生日初度”,就实打实用错了。以下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新民晚报》2022年12月20 日发表的文章《范曾题赠‹白马图›》中的几段
“再一次是1990年(庚午),我生日那天,关牧村来看我,手里拿着一卷纸,笑嘻嘻地说:‘我从范先生那里来,他听说今天是你生日,当即给你画了一幅,叫我带给你。’
“打开看,一匹矫健的白马迎面跑来,这马显然就是我,我属马,在生日这天属相有分外的标志性。这马画得神明目朗,情绪高亢,腾身奔驰,蹄声嘹亮,这样的神情分明是对我的一种祝愿。画上边还是一段长题,所写是他的《美酒吟》:
情也浓,酒也浓,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酒一觥,又一觥,千秋胜负为谁雄,照胆看雕弓。春来风,秋来风,酒酣扬意跨神骢,诗思寄苍穹。
“下边落款是:骥才兄四十八岁初度日题美酒吟三章以贺庚午范曾。”
冯骥才1942年3月25日出生于天津市,1990年3月25日是其四十八周岁的生日。范曾先生在冯骥才满四十八周岁生日的当天,在给冯的赠画上题款“骥才兄四十八岁初度”,就真错了,因为这天冯骥才是“四十九岁初度”。
范曾先生的这个失误,以前似乎没有人指出过。
(三)学术大师用错初度的不止范曾先生,季羡林先生也曾用错过
学者马斗全2007年7月11日曾在《中华读书报》撰文指出,《光明日报》副刊曾刊季羡林先生2006年8月8日所作《九十五岁初度》一诗。初度,出自屈原《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注:“言父伯庸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指始生之时、出生之日,所以后世作“生日”解,同时又含有初始、开始之意。无论只作“生日”用,还是又指一岁之开始,都是就虚岁而言的。也就是说,满四十九岁的这个生日,为五十初度。如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清康熙元年(1662年)生日作有《五十初度时在昌平》诗。梁章钜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道光四年(1824年)生日,林则徐所奉祝寿图与诗,题作:《梁芷林观察章钜五十初度写〈报闰图〉寄祝并系以诗》。以至近世,仍是如此。马叙伦,1885年生,1934年有《贺新凉·廿三年五十初度书怀》,1944年有《贺新凉·卅三年六十初度赋》。茅盾生于1896年,1945年夏郭沫若、叶圣陶、老舍等一起祝贺他“五十初度”。刘半农(1891年生)作于伦敦的新诗《三十初度》,也是此用法,时在1920年。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可知“九十五岁初度”错了,其时他已是“九十六岁初度”。
季羡林先生、范曾先生都是当代硕学鸿儒,饱读诗书,他们在知识方面也偶有小失误的时候,我辈就更应谨慎小心了。
2024年7月8初稿,
7月17日修改,
8月2日改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