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24)《语文味教学法》序:后人必超此书但不能越此书

已有 1766 次阅读 2015-4-11 22: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堂2015/4/11按:洋洋70余万言的《语文味教学法》反复校对修改完毕。为此书我真是焚膏继晷蹈锋饮血。此书虽非杰作,但不仅多有超越时贤之处,且有不少地方超越过去一百年(即中国语文教学法专著之历史,中国最早的语文教学法专著诞生在五四时期)。北京责任编辑说其个性与创意三十年难以超越。我看五十年难以超越。不信走着瞧。

 

 

后人必定超过此书,但不能越过此书

程少堂

 

 

罗素在他的名著《西方哲学史》美国版序言开头这样写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


读了罗素《西方哲学史》,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子了。


今年,今月,今日,此时,此刻,此地,我终于有机会模仿伟大的罗素来写下一个句子:


“目前已经有不少部《语文教学法》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


我们相信,无论你是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或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无论原来你是了解还是不了解语文味,也无论你认为还是不认为语文教育研究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是一位唯物主义者,看了本书你就应该承认,有一群深圳语文人,在中国语文界,打出了一片天地来。


1878~1926年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期。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开始诞生,较早出版的语文教学法著作有1921年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和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此后,同类书籍相继出版。换言之,中国最早的语文教学法专著诞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时隔近百年后诞生的我们这部《语文味教学法》,客观地说,它在不少方面不仅超越时贤,且多有超越过去一百年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之功。兹将主要点列举如下:


首先,语文味教学美学理论的提出和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发展史作出的一个革命性贡献。过去的语文教学法只注重要求语文教学反映文本(课文)的客观内容,即作者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等等,文本(课文)的主题也就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因此是一种再现性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共同发展)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以融合文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简单地说,语文味教学法作为表现性教学法,它要求语文教学要融合文本(课文)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出既来自文本(课文),又大于甚至高于文本(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这是与过去的再现性教学法相区别的最本质之处。这种在语文味教学美学理论基础上提出和建构起来的表现性教学法,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创举,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发展史作出的革命性贡献。


其次,过去的语文教学法规定的大都是教学方法的程序,如“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练一练”“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启发——复习——作——改错——小结”等等;语文味教学法规定的则是教学内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程序。如果说传统的或其他语文教学方法类似于医学成像技术中的X 光透视,是对文本进行平面扫描,那么语文味教学法则是语文教学中的 CT 技术,是对文本进行分层扫描。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一内容的程序既是要素性的,同时也是结构性的。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会“迫使”语文教师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教学内容层次丰富。


第三,过去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作者解放前是语文教育家个人,解放后是师范大学有关教师群体。而我们这部《语文味教学法》,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由一线优秀中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撰写的语文教学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深圳市、广州市颇有影响的名师。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很丰富,所写的《语文味教学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中的思考密切相关,所以他们笔下的教学法不空不虚,有血又有肉。


第四,《语文味教学法》在内容上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阅读和写作部分的每一章后面都附有根据语文味教学法思想所作的两个教学设计,一个是常式(常规模式)设计,一个是变式(创意模式)设计。这种内容安排,使本书具有以往任何语文教学法专著所不具备的实践操作性。


第五,《语文味教学法》除了研究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之外,还研究了语文味教学法在语文复习、语文命题、语文评课、作文点评等方面的应用。而这些内容,是过去绝大多数《语文教学法》著作都未涉及,或很少涉及的。


第六,《语文味教学法》在撰写之前,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语文界就产生了非常深广的影响,语文味已被称之为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学理念”。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成形亦有七、八年之久,并且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很大影响,语文味教学流派也得到教育学术界相当广泛的认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其他语文教学法专著的诞生,都不具备这个特殊的学术背景。


第七,语文味教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例如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概念语文味受到中国传统美学“诗味”理论的启发,文人语文教学美学原则的提出更是从一开始就直接受到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文人画概念的启发,等等。这使语文味理论从一开始就具有弘扬中国精神,承创中国术语,运用中国表达,反映中国文化,即用中国审美经验和中国语文美学独特概念,来表达、解释、解决中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问题之鲜明的理论个性。这种语文教学美学话语的确立,使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理论自尊、自信与自觉的确立成为可能。这也是其他语文教学法专著所不具备的。


第八,《语文味教学法》既是实践体系,也是理论体系。具体表现在,在漫长的十六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语文味教学思想创立者创造性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学术概念。主要有: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体贴、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等等。这一特点也是过去所有语文教学法专著都不具备的。中国过去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基本可以说没有自己独特的概念系统。


第九,《语文味教学法》是对我国课程论、教学论研究作出的新的理论贡献。这一贡献主要通过上述概念系统来实现。例如,我国过去的课程论、教学论没有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概念,也没有(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等概念。今后的课程论、教学论研究,有可能,也有必要吸收这些重要概念。


第十,《语文味教学法》可能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之一。在我的学术视野范围内,我只发现由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由于连河和许建中主编的师专教材《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分上下两册)篇幅较大,全书达八十六万字。但该书有近一半篇幅(下册)是“初中语文基本课文研究”即教材研究,而非教法研究。《语文味教学法》全书七十六万字,可能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语文教学法专著。


由此可以断言,《语文味教学法》的出版,必将成为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事件。长江后浪推前浪,此后的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必将产生水平超过本书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但后人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是不应该越过这部《语文味教学法》的。


世界著名的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在其名著《设计中的设计》的自序最后一段说:“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同样,当你读完这本《语文味教学法》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语文教学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

 

(2014年8月21日初稿,

2015年4月11日修订、定稿于深圳益田村北书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881683.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23):百度文库汇集语文味相关论文三万九千篇
下一篇:少堂志林(125):我要周游列国(仿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收藏 IP: 218.18.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