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后人定会超过这部书,但不能越过部书
罗素在他的名著《西方哲学史》“美国版序言”开头一开始就这么写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
读了罗素《西方哲学史》,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子了。
今年,今月,今日,此时,此刻,此地,我终于有机会模仿伟大的罗素来写下一个句子:
“目前已经有不少部《语文教学法》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
我们相信,无论你是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或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无论原来你是了解还是不了解语文味,也无论你认为还是不认为语文教育研究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是一位唯物主义者,看了本书你就应该承认,有一群深圳语文人,在中国语文界,打出了一片天地来。
1878—1926年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期。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语文教学法》著作开始诞生,较早出版的语文教学法著作有1921年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和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此后,同类书籍相继出版。而时隔90年后诞生的这部《语文味教学法》,和其他的《语文教学法》相比,至少有以下不同:
首先,她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由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撰写的语文教学法专著。此前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建国前多数由语文教育家独立撰写,建国后多由高校教师群体集体撰写。而这部《语文味教学法》,是第一部由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智慧凝结而成的作品。
其次,与高校教师群体的理论素养相比较,本书撰写人员的理论水平方面虽有劣势,却也有独特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很丰富,他们写的语文教学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中的思考密切相关,所以他们笔下的教学法不空不虚,有血又有肉。
再次,本书在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阅读和写作部分的每一章后面都附有根据语文味教学法思想所作的两个教学设计,一个是常式(常规模式)设计,一个是变式(创意模式)设计。这种内容安排,使本书具有以往任何《语文教学法》著作所不具备的实践操作性。这应该是本书最大特色之一。
第四,本书除了研究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之外,还研究了语文味教学法在语文复习、语文命题、语文评课、作文点评等方面的应用。而这些内容,是过去绝大多数《语文教学法》著作都未涉及的。
第五,这本《语文味教学法》专著在撰写之前,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语文界就产生了非常深广的影响,语文味已被称之为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学理念”。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成型亦有七年之久,并且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很大影响,语文味教学流派也得到教育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其他《语文教学法》专著的诞生,都不具备这个特殊的学术背景。
第六,语文味教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例如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概念语文味受到“诗味”理论启发,文人语文教学美学原则的提出更是从一开始就直接受到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文人画概念的启发,等等。这一点,也是其他《语文教学法》著作所不具备的。
有鉴于此,我们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此后的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必将产生超过这本《语文味教学法》的著作,但后人研究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是不应该越过这部《语文味教学法》的。
世界著名的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在其名著《设计中的设计》的自序最后一段说:“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同样,当你读完这本《语文味教学法》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语文教学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
(2014年8月21日于深圳市益田村北书房)
————————————————————————————————————————————————
相关链接: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后记:献给历史,献给祖先,献给后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