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广西研究程少堂的硕士论文:课改本土经验价值探究--以语文味为例

已有 1881 次阅读 2018-7-5 18:5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广西师大研究程少堂硕士论文


语文新课改本土经验的价值探究--以“语文味”为例

徐丽平

广西师范大学


导出/参考文献关注分享收藏打印

   来源:中国知网  博硕论文




摘要:由于我国语文新课改存在过于追求现代化、西化、普遍化和理想化的问题,一线教师提出的一些本土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模式等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地很有帮助。“语文味”教学理念跟新课改提倡的理念有很高的一致性,它是实践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式,凝练“语文味”本土实践经验,进而找出语文本土经验融入新课改的策略。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共有五个章节。引言主要论述了研究对象、研究缘起、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等相关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的两个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来分析语文新课改的理论来源问题、语文本土经验利用的历史情况和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程少堂老师本人及语文界实践“语文味”的教学实录,凝练语文味本土教学经验的新课改价值。本文界定了“本土经验”及“语文本土经验”的概念及内涵。“本土经验”同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本土的思想方式、社会实践、心理结构、伦理道德观念、时代语境、语言系统等,具有民族性、本土性、传统性的特点;二是包含通过吸纳西方成分而内化为本土的经验智慧,具有开放性、现代性、世界性、发展性等特点。而“语文本土经验”,特指中华民族特色的语文课程,它是基于本国或吸收内化外来经验智慧,进行语文教学实践而得来的语文知识或技能。第一章,探究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教育界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主要定位于以建构主义为主的西方外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新课改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借助西方外来经验远远多于吸收本土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偏重城市为中心,存在着重视城市以至忽略乡村的本土经验的现象。第二章,分析语文新课改理论的三个来源,主要是:其他学科理论的迁移、西方外来理论的引入、我国语文本土经验的实践提炼及其延伸。通过分析语文新课改理论的来源,得出语文新课改存在着经验理论过多外来借鉴、语文本土经验总结吸收太少、语文新课改实践效低浪费的问题。第三章,主要呈现语文本土经验利用的历史情况和现状。一是从中国传统语文本土经验的利用情况、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语文本土经验的利用情况、解放区语文本土经验的利用情况来分析语文本土经验利用的历史情况。二是探究语文本土经验利用存在着部分语文本土经验直接加入课改影响全局、部分语文本土经验自己提炼影响一方、部分语文本土经验自身自灭的现状。第四章,试探“语文味”本土经验的课改价值。首先,呈现“语文味”的概述、提出与影响,针对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味”的批评和质疑,予以澄清。其次,分析程少堂公开课《荷花淀》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味”,即汉语言味、文章味、文学味、文化味;接着,通过孙靖宇老师的公开课《记承天寺夜游》,分析“语文味”本土教学理念在语文界的实践价值。最后,对“语文味”本土实践经验进行凝练,即需要做到继承传统语文本土经验,吸收国情所需的外来经验;注重本土经验的整合与交流,加强多方有效的宣传推广。第五章,笔者也对语文本土经验如何融入语文新课改进行了理性思考,一是整合归纳本土实践的经验理论,需要政府教育部门、语文界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的积极加入;二是创平台促本土经验的有效交流,线上线下齐抓手;三是多方加强本土经验的宣传推广,加强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力量、学校宣传推广力量;四是本土经验与外来经验兼收并蓄,建立一个有中华民族特色且与时俱进的语文课程理论体系。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像“语文味”这样的语文本土经验融入语文新课改的价值意义。我国语文新课改存在过多借鉴西方外来经验的问题,现将其立足于我国国情且放眼于世界的语文本土经验融入进新课改之中,具有可行性价值。在中国语文教育的现实面前,语文本土经验的实施和推广还有一定的困难。运用一定的策略,继续推进语文本土经验的实践,将其融入语文新课改之中,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实现语文新课改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行动。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 本土经验; 价值; “语文味”;

导师:唐子江;

分类号:G633.3

 

来源:中国知网,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112618.nh&v=MDcxMTMzcVRyV00xRnJDVVJMS2ZZT1pxRnkvaFc3M0FWRjI2R2JLNUhOZk5wNU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





本文同时发布在  语文味网。

地址链接: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69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22436.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049):我从相对低调到比较高调的转折点—给《程少堂传》作者的第九封信
下一篇:少堂志林(1050):《红楼梦》中谁最像小时候的我—给《程少堂传》作者的第十封信
收藏 IP: 113.104.167.*|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