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堂志林(1045):我现有人生六十年之正、反、合
——给《程少堂传》作者的第五封信
L老师:
写作辛苦!
我今天早上忽然想到,可以用一种有趣的黑格尔三段论的方式描述我过去六十年的人生:
童年、青少年时代在农村老家度过的第一个二十年构成正题。这一时期的奋斗特点,是直奔想办法出人头地的主题。因此在小时候没有任何背景条件,没有其他办法出人头地的情况下,只能发愤读书力争成绩第一,只能很小就开始拼命学习文学创作,写小说写散文(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中有详细记载),希望通过这种奋斗,有一天能当个农民作家,这样就有可能实现自己身后留名的理想。
从1979年上大学开始到1999年底来深圳工作,这第二个二十年构成反题。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放弃文学创作,通过理论研究争取人生再一次上升。我这个时期的理论研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这个时期我发表的论文,有一部分是渗透了较强的生命体验的(学问生命化、生命学问化)。比如我自己的个性强、能力强,常受到周遭环境的嫉妒、阻遏、打压,因此批判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压抑扼杀个性,成为我多篇论文的主题(2002年我在深圳市主讲的,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荷花淀》的教学主题,与此有关)。二是我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评职称,以及扩大在教育理论界的学术影响。不难看出,这个时期,我的理论研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基本上是分离的。
从1999年来深圳工作迄今的第三个二十年,是合。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三合一”。首先是把通过“立言”来“不朽”这一远大的理想追求与自己的现实的语文教研员工作合而为一(我一来深圳,就明确把这个合一概括为两句话,即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第二是把自己的学问(语文味理论)与独特的生命体验合而为一(即学问生命化、生命学问化)。第三是把自己的语文味理论与自己的语文味教学实践合而为一(即知行合一、道器纵横、理论与实践相濡并进)。
另外,上边说了,我的语文味理论是自己的学问与生命体验合而为一(学问生命化、生命学问化)的产物。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与我后来的奋斗,与今天的语文味理论、语文味教学流派,有重大而深刻的联系。因此你可能要重温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论。
握手。
2018/07/02
本文同时发布在 语文味网。
地址链接: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690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