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ch 亦真亦善的唯美空间

博文

锦屏山下英雄事

已有 2055 次阅读 2024-2-24 10:5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20940pi942a4ox4u04oxf .jpg

    老家院子门前,一条窄窄的巷子,宽不足3米,长也就100来米,却因为隔着嘉陵江,正对着锦屏山,所以取了锦屏街的名字。在我们那里,锦屏街不出名,锦屏山却大名鼎鼎。吴道子曾以此山为轴心,创作《嘉陵三百里风光图》,开创了中国山水画风。杜甫也多次登临,吟出“阆中盛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感慨。元稹、李商隐、欧阳修、司马光、黄庭坚、陆游,甚至近代丰子恺、张善子,都曾在山上流连,留下无数佳篇,或诗文,或墨宝,或题刻,让这里秋冬满目青翠,春夏花团锦簇,俨然一处,文风昌盛之地。

    而锦屏山的武运,其实也不衰。传说张飞当年,为蜀汉镇守阆中,喜欢坐在山顶,伸在江心洗脚,天长日久,山就被坐成马鞍形了。后来这里,还诞生了英雄张宪,自幼习文弄武,追随岳飞收复河山,一直打到朱仙镇,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惨遭奸贼陷害,屈死在风波亭。更早还有范目,率领七姓巴人,助刘邦还定三秦。汉王将其在关中封侯,他坚辞不受,不愿离开故里,留在了锦屏山南麓,筑汉高帝庙,兴南池水利,为大汉一统,供应粮草军饷。如陆游曾在《南池》诗中赞曰:“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阆中自筑城以来,按照伏羲八卦学说营造,后又经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改建,形成了著名的风水宝地。嘉陵江自西北入,转而南,转而东,又折向北,再流向东南出,绕城三面。嘉陵江外侧,按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龙蟠东,白虎踞西,分列着四围的山峰。

    锦屏山,便是这南方的朱雀,称为“案山”。登上此山,北聚“龙脉风水”,南受“万山来朝”,从古到今,就是仙家名山,吕洞宾曾在此修炼,留下《锦屏山》诗两首。“半空豁然雷雨收,洗出一片潇湘秋。长虹倒挂碧天外,白云走上青山头。谁家绿树正啼鸟,何处夕阳斜倚楼。道人醉卧松下石,不管人间万种愁”。好一副悠然自得模样。

    然而到了近代,这里不再清净,听老一辈的人讲,由于阆中城里,抬头能见此山,所以抗战时期,每当日本飞机来袭,马鞍形的山顶,会挂出两盏灯笼,招呼一城的百姓,闻讯逃离躲避。直到敌机飞远,灯笼收了下来,人们才陆陆续续,返回自己家中。

    与锦屏山相对,还有一座盘龙山,便是那北方的玄武,风水学上称为“靠山”。初唐时朝,李世民的两个弟弟,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分任阆州刺史,在玉台峰下大兴土木,建造恢弘园林,人称“阆苑”,留下“天上瑶池,地下阆苑”之美誉,后人就借用此苑花卉来形容美女。《红楼梦》里,“一个是阆苑仙葩”,比喻林黛玉,《水浒传》中,“浑如阆苑琼姬”,赞美李师师。

    就是这样一处地方,到了近代,却屡遭战火。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将这里,开辟成军用机场,本为建造“驼峰航线”的终点,就可以将战略物资,通过嘉陵江航运,送往陪都重庆。却因为间谍泄密,只能改成备用,驻扎美军飞虎队,参加后来的反攻。

    阆中机场,没在抗战中发挥太多作用。却有一个阆中人,不仅参加了对日空战,还经历后来的抗美援朝,击落敌机多架,成为中国航空史上,最传奇的英雄。关于他的故事,就得从我家门前,不出名的锦屏街说起。

    一米长、半米宽的石板,在道路中间,整整齐齐铺了三列。中间铺成横向,两边铺成纵向,将道路中央,分成横格状。小的时候,伙伴们放学,在巷子里玩“跳房”,都不用粉笔另外划线。而这些路面,有些地段,经岁月磨砺,已变得坑坑洼洼。比如我家门前,就有一处弹坑痕迹,据老人们讲,这便是日本人,轰炸阆中时留下来的。

    而弹坑另一侧,我家斜对门,有一处院落,纵向两层天井,侧向一套天井,称为“邢家院子”。大门打开的时候,就能看见二道门上,悬挂着一幅巨型牌匾,“人民功臣”四个大字,雕刻镀金,苍劲有力。

    关于这一幅牌匾,回家问祖母,却见她忌谟如深。只说这家成份是地主,乡下有不少田地,刚解放那阵子,还判了老太婆死刑,是儿子的立功喜报传来,才免了老太婆的罪,留在街道里管制。祖母话语中,也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对这家人的好感。说家风怎么简朴,家教如何严格,老人贤德,子孙有出息。感觉住在一条街上,过去也经常往来,只是解放后按阶级划成份,我家房子被日本人炸了,就属于另一个阶层。

    又过了很多年,老太婆年岁大了,生活不能自理,被儿子接到北京,留下了这套院子,和那一幅英雄牌匾。直到我离开这里,对英雄的好奇,还带在脑海,长久疑惑。直到有一天,在《光明日报》上,偶然看到一篇连载,正是讲这位英雄。我赶紧翻出很多天报纸,从头到尾阅读,才了解到一段,本不该忘却的故事。

    英雄名叫邢海帆,出生于1916年,高中毕业那年,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国民党笕桥航校招生,他毅然报名,顺利进入学习,并完成了参军训练和飞行训练。

    1941年10月,受陈纳德将军选派,邢海帆赴美国,学习航空知识,并训练驾驶新型战斗机。1942年10月学成归国,分配到位于印度拉合尔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担任飞行教官。1943年初,经本人请求,转入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为“驼峰航线”护航,多次飞越世界屋脊。1945年参加大反攻,在武汉和上海上空,驾机攻击日军,击毁日机十多架,赢得过罗斯福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

    抗战胜利后,他到笕桥航校任教,开始接触共产主义,并秘密加入共产党。1948年,为建立新中国的空军,他冒险潜回西北坡,后又转至东北航校,训练解放军的飞行员。

    最辉煌要数1949年,开国大典上,邢海帆作为受阅空军领队,驾驶最先进的美式“野马”战斗机,第一个飞越天安门,成为举世瞩目的王牌飞行员。1951年,他又改驾苏式“米格”战斗机,参加了抗美援朝,并在一次战役中,击落两架美军飞机,获得“二级英雄”勋章。说来也巧,开国大典受阅的十七架飞机中,最后飞越天安门的也是阆中人,叫安志敏。

    老家门前的锦屏街,只是锦屏山下,92条巷陌中的一条。这样的英雄故事,在那座千年古城中,不知道还能够说出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27666-1422857.html

上一篇:徜徉在生命起点处的遐想
下一篇:遍插茱萸少一人
收藏 IP: 112.18.8.*| 热度|

6 张晓良 郑永军 王安良 杨正瓴 池德龙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