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腰稳定性和临床不稳定性

已有 1076 次阅读 2023-1-24 01:1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腰稳定性和临床不稳定性

脊柱的稳定性是通过躯干的稳定来实现的,通过整合的运动链活动,实现对最终部分的最佳性能、维护、力量和运动控制。稳定性很重要,通过对躯干和四肢的有效作用,通过动力链中的综合作用来分配和控制力,有助于人体运动。检查肌肉激活的整个身体运动序列,发现一些主要的稳定肌肉(即腹横肌、多裂肌、腹直肌和腹斜肌)对任何运动的肢体持续活动。这些结果支持这样一种理论,即运动控制和稳定性是从脊柱到四肢(近端-远端)和头到脚趾的发展过程。在腰椎稳定性系统分析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治理级别:全身平衡管理、腰部分的管理和灵活管理。

当观察全身平衡水平时,会发现重心的影响最大。

腰椎的稳定性级别-控制腰椎的位置。这一水平的特点是保持生理倾向和全身姿势。

最低水平是肌肉间稳定。它控制分段坡度和旋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性需要协调、协调、移动,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带状脊柱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发生不稳定。稳定性是指中央区和弹性区之间的适当关系。虽然中央区是运动幅度的一小部分,但被观察到是创伤性和退行性脊柱不稳定性的最敏感参数,因为它比运动幅度和弹性区增加得更早和更多。鉴于中央区的主要功能,对身体和动物样本进行了观察,将不稳定性重新定义为在功能性椎体单位的生理边界内保持中央区域的可能性降低,以防止变形、神经缺陷或疼痛。在这个定义中,运动质量比关节漂移不稳定性诊断的整体增加更重要。深度控制不良和全身躯干肌肉激活模型的变化以及稳定性和脊柱控制的降低被认为是腰疼发作和延长的原因。三个子系统被分离,形成脊柱稳定系统:无源子系统;有源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三个子系统控制脊柱的稳定性:脊柱、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以这样一种方式紧密相连,即对一个子系统的任何急性或慢性损害都需要对其他子系统进行更多的补偿工作(

所有这些系统构成了腰区域稳定性的组成部分。在被动子系统中,骨骼、椎间盘和表情起着特殊的结构作用,并直接控制正常运动最外层附近的弹性区。骨骼、椎间盘、杆和关节囊还包含机械受体,该机械受体通过将关于负荷、运动和储存的本体感受信息的连续流从每个功能性脊柱单元发送到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充当能量转换器,-通过肌肉动作,通过适当和协调的反馈做出反应。本体感觉信息的连续流动,从脊柱机械感受器、肌肉和香肠开始,向中枢神经系统通报每个功能性脊柱单元的状况、负荷和运动。反过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适当和协调的肌肉活动做出反应。

控制脊柱稳定性的子系统在功能上是相关的。脊柱的稳定性由脊髓、肌肉和韧带、围绕脊髓的单元和控制子系统提供。脊柱由被动脊髓系统和棘间盘以及主动肌肉和脊柱单元系统组成,该系统为脊柱提供稳定性。随着这些系统和子系统的控制一起移动,脊柱的稳定性增强。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由于脊髓功能障碍或躯干肌肉管理减少导致的脊柱不稳定是经历腰疼的人抱怨的主要来源。原则上,脊柱稳定性可以通过肌肉活动的变化来恢复,但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微创伤和慢性疼痛、感觉系统的变化、增加脊柱不稳定性并降低有效对抗疾病的能力。

肌肉力量和抵抗力

肌肉力量和抵抗力是人类运动所需的两个身体特征。一个人进行静态(坐、站或弯曲)和动态(举、推、推等)工作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决定肌肉强度的因素:厚度和长度,以及成分,即快速收缩和缓慢收缩纤维之间的比率;“生物力学条件”是指纤维沉积、肌肉衬里到骨骼的肌肉拉伸;“肌肉内部协调”是指传递到肌肉的神经冲动的数量和频率及其及时传递,即激活所需数量的运动单元;“肌肉内协调”是指通过不同和不同的动作管理参与单个动作的肌肉群之间的活动;脉搏强度和频率、肌肉弹性和牵引反射;努力程度;情绪状态影响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以及同时的肌肉功能。与应激反应和脑疼痛激活相关的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异常可能影响组织感觉过敏和相关的神经肌肉反应。这些过程被认为是由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介导的。

人的另一个重要身体特征是耐力,即长时间持续一定强度的工作和应对疲劳的能力。耐力分整体耐力和特定耐力。“整体耐力”是指一种耐力形式,其中主体肌肉群参与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物质代谢的有氧过程在这项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特殊耐力是指持续长时间特定活动的能力,这可能涉及很少的肌肉或只有特定的功能性肌肉群。肌肉骨骼肌肉必须具有足够的力量和抵抗力以满足管理要求,但肌肉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中枢神经系统(CNS)控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3192.html

上一篇:腰疼可能的病因
下一篇:支持腰稳定性的肌肉系统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