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认知技能的含义及其功能之一

已有 1439 次阅读 2023-1-20 03:3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认知技能的含义及其功能之一

认知功能大脑思维、学习、记忆和注意力,这一切都是因为认知而成为可能的。认知的心理过程和所涉及的所有技能使我们的大脑能够做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过程和技能,就无法记住童年的快乐记忆,就不能去上班,甚至无法阅读这篇文章。但这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将解释需要了解的关于认知技能的一些知识。

什么是认知?

认知功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它帮助我们吸收新的知识,并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做出决策。简单地说,它涉及执行任务时大脑中发生的一切。这可以像走路一样简单,也可以像求解数学方程一样复杂。我们的认知功能是基于以前的经验。

认知能力通常被称为智力。我们有多聪明也取决于某些因素。其中一些因素包括:

理解力

自我意识

学习

情感知识和认知

规划

推理

解决问题

创造力

我们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适应情况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用来决定我们有多聪明的因素可以细分为不同的认知技能。

什么是认知技能?

在认知过程中,涉及不同的认知技能。认知技能是大脑用来思考、学习、记忆、推理和关注的核心技能。这些认知技能在执行大而复杂的任务以及小而简单的任务(如阅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尽管它们通常被解释为单独的主题,但它们总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些认知过程中,认知技能甚至可能相互重叠。例如,当我们在看书时,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也需要记忆来记住刚刚读过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两个,我们根本无法阅读,或者我们会忘记我们读过的内容。

主要认知技能包括:

记忆力:认知技能记忆我们的记忆在所有认知过程中都起着作用。它可以让我们记住各种信息,如记忆、常识等。我们的记忆可以在几秒钟到一生中存储这些信息。想想没有记忆的生活,没有记忆的能力。我们不会记得周围的人,我们不会记得童年的记忆,我们甚至不会走路、说话、吃饭等。认知障碍可由痴呆等精神疾病引起。患有痴呆症的人慢慢地失去了记忆新事物的能力,甚至失去了回忆旧记忆的能力。

认知技能注意:注意力是选择和关注相关刺激的能力。这是一个外部刺激(如声音、气味、感觉等)和内部刺激(如我们的思想)的选择过程。专注有助于我们在执行日常任务时忽略不相关的刺激。举一个明确的例子,想想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书的情景。如果没有注意,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仅缺乏真正阅读的注意力,而且我们的大脑会试图同时处理所有的刺激。比如人们说话,公交车的声音,不同的气味,甚至阳光。注意力集中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有注意力问题的人来说尤其困难。

知觉:认知技能感知我们的感知是捕捉、处理和理解我们的感官接收到的刺激的过程。这包括视觉、听觉、感觉、嗅觉和味觉。我们如何感知这些信息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不同的刺激。正如我们可能想象的那样,我们离不开我们的感知。没有知觉,我们就无法解释不同的刺激。没有一件事我们可以不看、不听、不感觉、不闻、不尝。然而,人们经常看到,缺乏一种感觉的人,如盲人,会对其他感觉产生更强的感知,以进行补偿。患有耳鸣等感官障碍的人更难从其他感官感知信息,因为他们被一种感官的错误感知所分心。

认知技能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一致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使用一系列合理和系统的步骤来得出结论。结构、事实和推理之间的结论关系是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以事实之间的关系为例来说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上次下雨时,我们没有带伞出门,结果淋湿了。所以,当我们在雨中不带伞时(事实1),我们会淋湿(事实2)。这个明显的例子是许多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使用逻辑思维的时刻之一。在不明显相关的信息之间形成逻辑连接的能力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计算机等二进制系统的区别。

思维速度:认知技能思维速度思维速度或处理速度是指我们吸收新信息、评估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应的速度。简单地说,这是接受和响应刺激之间的时间。快速的思维速度可能真的很有用,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以商店排队为例。我们在排队,篮子里放着杂货。但我们突然不确定手头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食品杂货。如果我们足够快,我们可以在排队时计算杂货的成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2684.html

上一篇:降低患痴呆症风险的4个技巧
下一篇:认知技能的含义及其功能之二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