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组胺链

已有 1995 次阅读 2022-1-2 01:19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组胺链

小肠内的微生物失衡会引起炎症和随后的组胺释放。小肠中降解组胺的二胺氧化酶会因组胺过多而无法完全清除。组胺随后进入血液,导致许多问题。

组胺不耐受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花粉热、荨麻疹和瘙痒等组胺症状可能是由季节性或环境过敏引起的,如花粉或动物皮屑。消化和过敏症状也可能是由组胺不耐受引起的。由富含组胺的食物和饮料引发的食物不耐受。

组胺不耐受影响到大约1%的美国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组胺不耐受,令人惊讶的是,30-55%有消化道症状或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等疾病的人患有组胺不耐受。

什么是组胺,它有什么作用?

组胺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天然有机化学物质。某些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组胺,如红酒、发酵食品、陈年肉类和奶酪。

当身体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或灰尘时,组织胺会从肥大细胞释放出来,肥大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通过身体寻找过敏原。组胺的释放会引导身体动员白细胞免疫反应来中和威胁。

当免疫系统在组织中释放组胺时,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如眼睛发痒、皮疹、炎症,或在极端情况下,出现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组胺也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也是释放胃酸的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一部分,因此一定量的组胺有助于身体正常运转

组胺不耐受主要是消化道内组胺过多的问题,可由肠道失衡引起。

组胺不耐受症状

组胺不耐受的常见症状广泛,不仅影响消化道,还影响皮肤、大脑、关节和心脏。可能熟悉季节性过敏引起的眼睛瘙痒、流鼻涕、鼻塞、皮肤潮红、荨麻疹或打喷嚏,这些症状也可能发生在组胺不耐症中。高水平的组胺还会引发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泻,心率变化或心悸,低血压,头痛。

组胺不耐受和肠道

组胺不耐受是由于消化系统中的组胺过多所致,对高组胺食物敏感会导致消化和非消化症状。这种敏感性通常是由于肠道健康状况不佳造成的。

非消化组织中的组胺被HNMT酶清除,但消化系统中的组胺——来自细菌、食物、饮料或对食物过敏原的免疫反应,被二胺氧化酶分解。如果二胺氧化酶水平较低,消化系统中组胺水平的增加会导致组胺症状。

消化道中组胺增加或二胺氧化酶水平降低可能有几个潜在原因。

生物失衡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消化道充满了组胺受体,这些组胺受体的表达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经常发生改变。一项研究表明,细菌失衡引起的炎症和肠道通透性(肠道渗漏)可能与组胺不耐受有关。另一项研究表明,30%-55%有消化道症状的人也有组胺不耐受。细菌产生组胺,因此细菌的过度生长会导致组胺负荷。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失衡,它会损害小肠内壁,并可能引发对饮食组胺的耐受性丧失。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状与组胺不耐受症状明显重叠,表明至少部分组胺不耐受病例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

二胺氧化酶水平低

二胺氧化酶负责分解消化道中的组胺。二胺氧化酶活性低可导致组胺过量和组胺不耐受症状。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与两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组胺不耐受与肠道渗漏相关。

遗传学在二胺氧化酶水平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在影响二胺氧化酶功能的基因上存在变异。如果这些基因变体被开启,由于二胺氧化酶的短缺,该人可能在分解膳食组胺方面效率较低。

激素波动

一些女性注意到,在月经周期的某些阶段,她们的组胺不耐受症状更严重。这可能是组胺不耐受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的原因之一[22,23]。几项研究表明,雌激素波动可能会减少二胺氧化酶的数量,以帮助分解组胺[24,25,26]。

过量食用组胺类食物或二胺氧化酶阻滞剂

如果吃了很多高组胺的食物,或者吃了大量的食物,比如酒精,红茶或绿茶,组胺水平可能会超过分解组胺的能力。当组胺水平升高时,无论是由于食用高组胺食物还是由于肠道二胺氧化酶作用减弱,都会出现组胺症状。

在独特的情况下,可能没有一个特定的原因,而是一个完美的风暴的原因和触发器,提示平衡组胺不耐受。一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方法是,人们转向更健康的饮食,但摄入大量高组胺食物,如菠菜、鳄梨、酸菜和康普茶。这些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但是,如果已经有一个酝酿中的组胺问题接近临界点,突然增加它们可能会导致组胺症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9214.html

上一篇:肥大细胞紊乱/组胺不耐受症状
下一篇:组胺不耐受的检查和控制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