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FODMAP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产气模式和症状

已有 1713 次阅读 2021-4-27 14:35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FODMAP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产气模式和症状

在饮食中FODMAP可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Ong 等人对15名健康受试者和15名根据罗马III标准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一项单盲、交叉干预试验比较呼气氢和甲烷的产气模式,以及对只在FODMAP含量上有差异的饮食的反应。受试者连续2天食用低FODMAP(9g/天)或高FODMAP(50g/天)的饮食。记录食物和胃肠道症状日志,并在每种饮食的第2天14小时内每小时采集一次呼气样本。在高FODMAP饮食中全天产生较高水平的呼气氢,健康志愿者从43+18ppm升高到181+77ppm.14小时,(P<0.0001)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从62+23ppm升高到242+79ppm(P<0.000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呼气氢的排放量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

每组有10名产甲烷的受试者,在摄入高FODMAP饮食后,健康受试者的呼气甲烷从109+77ppm减少到47+29ppm (P=0.043),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呼气甲烷从86+72ppm上升到126+153ppm。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高FODMAP饮食可显著引起胃肠道症状和情绪低落,而对健康志愿者仅引起腹胀。饮食中的FODMAP可诱导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内氢生成时间延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产氢量更大,影响产生的甲烷量,并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出现胃肠道和全身症状。他们认为这可能就是低FODMAP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潜在机制(Ong, et al. 2010.)。

2、低FODMAP饮食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

由于FODMAP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de Roest 等人进行了一项对90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平均随访15.7个月的前瞻性研究,检查低FODMAP饮食是否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纳入研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果糖和乳糖吸收不良的氢和甲烷呼气测试,并接受了关于低FODMAP饮食的饮食建议。采用症状问卷对低FODMAP饮食的效果进行前瞻性评价。此外,还评估了患者对症状改善、饮食建议和饮食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问题。经过低FODMAP饮食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涨肚、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P<0.001)。75.6%患者有果糖吸收不良、37.8%的患者有乳糖吸收不良和13.3%的患者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果糖吸收不良与症状改善显著相关。有75.6%的患者坚持低FODMAP饮食,腹痛、腹胀、腹胀和腹泻等症状改善均与坚持低FODMAP饮食显著相关(r>0.27,P<0.011)。72.1%的患者对症状满意。研究表明低FODMAP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疗效, 可以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和饮食建议策略为理解和坚持通过饮食疗法控制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de Roest, et al. 2013.)。

Huamán等人对功能性胃肠病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胀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确定低FODMAP饮食是否能改善西班牙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症状,并分析良好反应的预测因素。纳入时,所有患者通过基线人口统计学问卷对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用乳糖和果糖进行氢呼气试验,专家营养师建议2个月内采用低FODMAP饮食。这些试验作为参考。阳性反应被定义为症状调查表中10分中至少有5分得到改善。有30位患者,其中24位女性。在70%以上的患者中,低FODMAP饮食对控制总体症状和特殊症状(如功能性腹胀、腹痛、腹泻、肠胃气胀、恶心和疲劳)的反应是积极的(P<0.05)。相比之下,只有48%的患者便秘得到控制(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87%的患者对饮食的依从性良好,是阳性反应的预测因子。低FODMAP饮食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性腹胀有关(Huamán, et al. 20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4018.html

上一篇:FODMAP饮食与呼气氢和结肠容积
下一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低发酵底物饮食功效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