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低发酵底物饮食功效

已有 1247 次阅读 2021-4-27 14:37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低发酵底物饮食功效

Chumpitazi等人进行研究,试图确定低发酵饮食是否能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患儿的腹痛频率,并确定与饮食疗效相关的潜在微生物因素。在基线和低发酵饮食干预的一周内,收集和/或记录8名肠易激综合征患儿的疼痛症状、排便特征、呼气氢和甲烷、整个肠道转运时间、粪便微生物群和代谢物成分。在使用低发酵饮食时,受试者的疼痛频率(P<0.05)、疼痛严重程度(P<0.05)和疼痛相关活动干扰(P<0.05)降低。有反应者与无反应者:4名儿童(50%)被确定为有反应者(在进行低发酵饮食时,腹痛频率降低了50%)。应答者和无应答者在产氢、产甲烷、排便特征或肠道转运时间方面没有差异。与无应答者相比,应答者的特征是在低发酵饮食前增加了属于孢子杆菌属和杜氏下菌属的细菌类群的丰度(P<0.05),属于类杆菌的类群的丰度减少(P<0.05)。同时,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的粪便代谢产物不同,并且与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有关。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发酵饮食可以有效地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患儿的胃肠道症状。微生物因素,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粪便代谢物,而在饮食可能与低发酵饮食的疗效有关(Chumpitazi, et al. 2014.)。

Laatikainen等人对87位受试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交叉实验。给所有受试者提供了4周的普通黑麦面包和低FODMAP黑麦面包。症状用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和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个体症状,以及检测生活质量。采用氢呼气试验监测结肠发酵,采用食物日记法记录膳食摄入量。与基线相比,两个研究期间的膳食纤维摄入量都有所增加。在低FODMAP黑麦面包上,许多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即肠胃胀气、腹痛、痉挛和胃部咕噜声都较轻(P值分别为:0.04;0.049;0.01和0.001)。VAS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LF面包(P=0.02),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和生活质量没有差异。在低FODMAP面包期,呼气氢值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中位数52.9 vs.72.6;P=0.01)。低FODMAP黑麦面包有助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控制症状,减少胃肠道气体积聚。然而,用低FODMAP面包代替普通黑麦面包而不伴随更广泛的饮食变化并不能改善生活质量或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尽管如此,在饮食中加入低FODMAP黑麦面包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增加纤维摄入量的一种方法(Laatikainen, et al. 2016.)。

4、FODMAP饮食对无结肠患者的影响

Croagh等人提出饮食中FODMAP食物,由于其渗透作用,在结肠切除术(colectomy)和回肠袋形成(ileal pouch formation)或回肠直肠吻合术(ileorectal anastomosis, IRA)后,应增加粪便产量,并报告了他们通过降低膳食中FODMAP摄入量对无结肠患者肠道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他们对15位患者(13人回肠袋形成术,2个回肠直肠吻合术)在低FODMAP饮食前后进行饮食和症状评估。通过呼气试验评估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通过临床/内镜或粪便乳铁蛋白评估结肠袋炎。在8位对乳果糖有呼气氢有阳性反应的患者中,有7位患者检测出果糖吸收不良,3位患者检测出乳糖吸收不良,1人只有有乳糖吸收不良。7人中有5人有排便频率的改善,从平均每天8次减少到4次(P=0.02)。8名患者中有5名完成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一名患者大便频率持续改善,1名患者产气减少。总的来说,8个有结肠袋炎的病人没有一个好转。相比之下,在7位无结肠袋炎的患者中,每日排便次数中位数从8次下降到4次(P=0.001)。FODMAP摄入量的变化程度也可以预测结肠袋炎与低FODMAP摄入量有关。在这些患者中,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发生率很高。根据饮食依从性和基线饮食,减少FODMAP的摄入量可能对减少无结肠袋炎患者的排便频率有效(Croagh, et al. 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4019.html

上一篇:FODMAP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产气模式和症状
下一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解决manoscan系统的热漂移问题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