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厌食症和肠脑轴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21-1-23 04:19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厌食症和肠脑轴

食物很重要:微生物组和肠脑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神经性厌食症的发展和病程

神经性厌食症是女性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关于心理治疗或心理药物干预措施有效性的证据很少。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和神经炎性传入和传出途径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会影响体重调节和心理病理,例如焦虑和抑郁。

Herpertz-Dahlmann等人在《欧洲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撰文“食物问题:微生物组和肠脑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神经性厌食症的发展和病程”,回顾了肠脑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神经性厌食症的发展和过程。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动物模型中证实了一种以抗原横穿肠壁为特征的“肠漏”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症中发现的低度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风险增加的基础。此外,饥饿对肠道微生物组具有重大影响,用于基于动物产品进行再营养的饮食可以支持能够引发炎症的细菌的生长。由于目前尚无基于经验得出的关于神经性厌食症中治疗性补充营养的协议,该评论讨论了在确定目标体重,体重增加的快度,补充营养的方法和饮食组成方面,考虑肠脑相互作用对于治疗可能是重要的这对于改善青少年最慢性的精神疾病之一的长期疗效而言可能都是重要的。

Herpertz-Dahlmann等人在文章中介绍了关于肠-脑相互作用的最新发现,这些发现可能与饮食失调的病理生理学有关,特别是对一种特殊的疾病。目前关于肠脑轴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而且大多数发现都是基于动物模型,可能不容易转移到人类身上。另外,已经发表的研究,有几个结果相互矛盾。关注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再喂养的过程及其对疾病过程的可能影响。他们提出“营养医学”和微生物群调节策略可能是治疗过程和预后的有希望的决定因素。

希波克拉底关于积极健康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并假定充足的营养是健康长寿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包括大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供能量,使有机体正常生长和功能。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充足均衡的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基本动力,但神经性厌食症的特点是食物摄入不足和饮食不良,导致体重明显偏低,严重危害个人健康。此外,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患有严重的体重恐惧症;在许多但不是所有情况下,对疾病的严重性缺乏认识。

传统上,用心身家庭模型来解释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营养康复和体重增加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愈合过程。研究证明,治疗结束时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与较好的总体结果相关,体重正常化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和不孕等严重的躯体后遗症是必要的,体重增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共病精神障碍的药物,尤其是抑郁症。

大多数精神障碍是由一个人的遗传的生理倾向和环境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即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动物和健康个体中,饮食既是一种激励性的,也是一种食欲性的行为。这种食欲行为受到大脑中某些神经回路的高度强化和奖赏。在饮食失调的患者中,这种神经回路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老年人。与健康饮食者相比,这些个体似乎对食物线索的处理方式不同,对食物味道的预期降低,并且经常表现出强烈的调节反应,从而能够控制和限制食物的摄入。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变化是否是主要的起源,从而导致饮食失调,或是否出现在疾病的次要影响。

新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重要联系,这可能被描述为“大脑的肠道感觉”。人类与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保持共生关系。我们为肠道的微生物群提供食物,它们在消化、生长和抵御病原体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健康益处。肠道菌群紊乱和长期节食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对大脑的影响产生实质性和可重复性的影响,并可能与精神病理学和精神疾病的发展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饮食失调的发展和持续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所有年龄组中,只有不到50%的患者完全康复,厌食症的死亡风险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高的。药物治疗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任何作用的话,心理治疗干预只是中等有效的。为了在治疗上取得进展,可能需要一种更为“大脑导向疗法”来克服这种经常致残的疾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8512.html

上一篇:[转载]重度抑郁症和肠脑轴
下一篇:厌食、抑郁和肠道微生物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