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程 100871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博文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引言

已有 8576 次阅读 2016-10-8 15:03 |个人分类:科技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引言

周程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者按:60年前的今天,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原北京军区空军第466医院(紫竹院附近)食堂拉开帷幕。聂荣臻元帅宣布:经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启航。我曾接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的委托主持撰写过一本长达50万余字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着重探讨了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的问题。该书由航天工业部老部长刘纪原先生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这段经历,我和中国的航天事业结下了很深的情缘。值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届满60周年的日子,我觉得有必要发一篇文稿以示纪念。为此,特将该书的《引言》辑录如下:



人类自鸿蒙初辟伊始,便开始遐想宇宙的奥秘。几千年来,从黄河两岸到爱琴海畔,东西方文明都有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飞天梦想。把酒问月,华夏儿女诉说着嫦娥蹁跹、吴刚伐桂的凄情传说;仰望星空,三周五海之地回荡着赫尔墨斯与阿波罗的七弦琴音。历史上也从来不乏尝试探索太空的勇士,我国就有明朝人万户飞天的故事。然而,受制于地球引力的束缚,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仍只是一个存于神话与传说中的梦想。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后,人类终于开始向地球引力发起科学的挑战。1903年,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液体火箭推进的理论设想;1923年,德国人奥伯特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1926年,美国人戈达德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1937年,德国人冯·布劳恩开始领导研制后来大名鼎鼎的V-2导弹。经过航天先驱们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与积淀,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送入太空,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新时代。从此,人类活动突破了陆、海、空的疆域界限,开始进入第四领域——外层空间。

航天活动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力。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仅震撼了全世界,甚至曾一度在美国民众中造成恐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则通过“阿波罗”登月工程,扭转了在太空争霸中的不利地位,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自身实力。冷战结束后,尽管航天活动已经告别了争霸阶段,但是美、俄、欧、日等大国丝毫没有放松对航天科技工业的支持,印度、巴西、以色列、加拿大等国也开始在航天科技上有所建树。可以说,能否在太空领域有所作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航天活动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航天科技工业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工业,促进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通信卫星的发展使灾区和边远地区的人们可以瞬间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导航卫星不仅可以帮助行人、飞机、船舶和地面交通工具定位导航,而且还可以帮助有关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受控对象的移动情况;气象卫星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地球各地区的气象资料,并对特定的灾害性天气进行实时跟踪;资源卫星则可以帮助人们收集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大量数据信息,为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航天活动关系到国家军事安全。一方面,运载火箭技术同各类导弹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直接构成了各国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苏两国就是在太空争霸之时同步完成了各类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另一方面,航天科技可以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使用卫星通信技术,军队指挥官可以随时指挥调度部署在各地的军事人员;借助导航系统,各类武器的打击精度和效果大为提高;侦察卫星则为搜集军事情报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航天活动为许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在失重环境下,不同的材料可以实现均匀混合,从而使很多在地球上不可能进行的加工成为可能。利用这一特性,人类有可能使用在轨运行的加工厂生产出可应用于计算机和其他领域的新型材料以及一些特殊的医药产品。而且,研究失重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生理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开发更多的有价值的新物种以及更好地了解疾病和衰老对人类的影响。此外,外层空间可以为人类提供未被大气层遮掩的宇宙画卷。如果我们将各类探测仪器置于大气层之上,就可以观察到更为清晰的宇宙图景。它有助于拓展人类的认识视野,加深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综上所述,航天活动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能否用好太空资源,更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根据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通过,1967年10月开始生效的《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外层空间原则上为全人类所共有。但事实上,只有具备了开展航天活动实力的国家或集团,才有可能在外层空间中占有一席之地。

开展航天活动离不开运载工具。运载工具是开展航天活动的基础。航天运载工具的能力有多大,人类在空间舞台上活动的范围就有多大。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航天大国都把大力发展先进的运载技术作为确立空间大国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持航天运载工具的领先地位,是提升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目标。一个国家,若不能持续推出新型航天运载工具,就不可能实现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航天运载技术很容易转化为战略导弹的研制能力,故世界各国都对航天运载技术实行严格的管控。通常情况下,航天运载技术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因此,只能主要依靠自立更生、自主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聂荣臻元帅在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时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自1956年10月8日,我国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已走过了56年的辉煌历程。在这56年的不平凡历程中,我国航天事业从研制导弹开始起步,仅用了14年的时间,就成功地使用在“东风”三号导弹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揭开了我国进入外层空间,开拓天疆的序幕,中国人民共和国从此正式进入航天时代。之后,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又于1984年4月8日使用“长征”三号三级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二号通信广播试验卫星送入距地球3万6千公里外的地球静止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又使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次日,返回舱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这一壮举圆了中国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有人参与的宇宙空间探索活动新时代。从此,中国驶上了由航天大国通往航天强国的快车道。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筑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经验和方法,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并逐步实现了由封闭式单一军品生产向开放型的军民结合、多品种生产;由科研生产型向科研生产经营开拓型;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并重;由以发射导弹和卫星为主向导弹、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多业并举;由人治管理向制度化管理的五大转变,为维护国家安全、带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56年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可以说,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是一条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之路;是一条开拓进取、勇攀高峰之路。中国航天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发挥;离不开全国各部门、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大力协同;离不开航天战线广大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

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技术基础,而且还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领头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站在喜迎55周年华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定面向未来,认真回顾中国航天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并将蕴含在其中的成功经验与哲学思想,尤其是发展规律总结提炼出来,以期能为中国航天乃至其他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思想、理论与智慧。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因篇幅有限,只能将重点放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所特有的规律性总结上。因此,在围绕中国航天事业为何能够取得成功这条主线展开分析讨论时,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的勤劳刻苦这些在各行各业中都普遍存在的因素在促进中国航天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着墨不多。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特色。

本书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重在回答中国航天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第二章《中国航天事业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中国航天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问题。第三、四、五章主要讨论中国航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的问题。其中,第三章《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法宝》主要从具体操作层面进行总结分析,第四章《中国航天事业的思想精髓》主要从思想方法层面进行总结分析,第五章《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动力》则主要从精神信念层面进行总结分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1-1007407.html

上一篇:大隅良典其人其事
下一篇:创新拓展通天路:贺“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