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fotainmen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fotainment I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博文

英语学习没捷径,但有窍门 精选

已有 27143 次阅读 2015-4-9 20:51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Preface: 语言学习精英者请直接忽略本文,本文写作阅读对象是英语学习困难人群。如果有人从小就可以看英语小说,口语崩溜,那完全没必要看这又长又臭的博文了。我希望能给那些想学好英语,费了很大功夫又还学不好的成人群体提供些帮助。

-------------------------------

今天紧张地工作了一天,刚把一篇论文修改稿提交了,脑子真有点转不动了。想起几天前有个网友问我英语该怎么学,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其实我还欠朱朝东老师一篇博文,曾经看了朱老师博文后承诺要写研究背后的故事的作用,但那个还是得费点脑子回顾一下专业文献才能写,先继续欠着吧。其实科学网上大把英语比我好的人,因此我没什么资格写这个话题,但考虑到英语老师的职业身份,更主要的是这些年语言学习的十把辛酸泪,总结了一些心得,记录下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在我没当老师前我以为我曾经很担心,认为我会是一个很失败的老师,因为我发音和语感都不咋地。然后当我当了老师以后,有一天有个学生问我怎么记一个单词的问题,我放下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和pretendence,很诚实也很无奈地告诉他们,我一直都记不住那个单词,记了不下二十次也记不住,全班回报以掌声。有了那次尝试,我在教学中慢慢开始recall my frustrations at college and put myself in the shoes of my students,然后发现我的empathy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我回想我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跟他们分享我英语学习中曾经遭遇的苦恼和无奈,发现竟然深受他们欢迎。突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语言学习天分的人是minority,我和我的大部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低效是普遍现象。于是,我慢慢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信心,我的教学指导思想也从你们怎么总是不会的抱怨到不会是常态,我们一起来搞定它的积极心态。

记得有个朋友在微信上特意提醒我看过,中国英语教育的失败是低效的制度和低能的英语教师造成的,而学生却把愤怒撒在了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后果承担者。大意是这样,我记得我当时回复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确实是这样,英语学习承载了太多的成功寄托,对很多学生来说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扯远了,回到英语学习上。

首先,我觉得对英语学习不要下军令状,每天要完成多少单词和写作,这个对少部分人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大多人来说应该是起反作用。也不要将英语学习与成功联系起来,觉得英语学的差这辈子就是完蛋了,放下这个心态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绪反作用。我每次记不住说不好的时候就会自我安慰,老外说汉语有几个能到我的英语水平呢?然后就释然了,然后就可以卸掉包袱重新上路,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英语学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能持久,必须是轻装上路。计划也必须是可持续性。我常让我学生开学做学习计划,让他们坚持一个星期看看。常常他们都是雄心壮志,一天背30个单词,但不到一个星期发现自己做不到就放弃了。因此,计划往往是越雄心壮志越难以坚持,越容易放弃。这些是心理学的因素,大伙总觉得跟英语学习无关,其实很有关。

第二,英语学习的重点在阅读写作,而不是口语,当然口语重要,后面会说到,但我们的现状是口语不漂亮就是英语不好。我在去新加坡以前非常不自信,基本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因为我的广东口音很重,读书时候老是被同学笑话。等我到了新加坡,我前一个月基本听不懂,过了一个月,突然明白,语言就是沟通和交流,口音能听懂就可以了,不必追求播音员的质量。有人说,作为大学英语老师你都这么没追求,我不是说彻底不用管口音,口音注意能让对方听懂就可以了。如果你一天啥也不用干,只学英语,那可以把口音练漂亮点,但如果你一天只有一个小时学英语,那你把40分钟放在三年都提高不了多少的口音上,还不如放在阅读理解上。当然,如果你有志当个public人物,比如主持、官员等,那还是要下功夫的。我说的是majority。我们的教育总是拿精英的要求来考核普通人,把普通人的自信摧毁的巴不得消失在人间。

下面说怎么提高阅读。

阅读我想很多人都有的体验是,一篇东西每个单词似乎都认识,但看完了就是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很多人会为此frustrate。这个其实不是你的错,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点的错。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教育都是关注词汇,背单词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英语学习了。但现实是,一篇文章的意义在三个层面完成,一个是词汇,下一个是句子结构,在下一个是篇章结构。我们反复操练词汇,却不操练对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在看文章的时候就是每个单词都认识,整篇文章意思一点都没抓着,因为词汇意义必须由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连接起来才构成意义。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像对付词汇一样对付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我建议的练习是,每天最少拿一段英文做句子结构分析。怎么做?就是非常简单的主谓宾定状补,你不需要知道确切的成分名称,但一定要搞清楚那部分是修饰那部分的。比如一个句子是名词短语作主语,另外一个句子是定语从句等等。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你对句子结构语义的熟悉。分析的材料我建议选着你们专业的比较好的期刊的native speaker写的文章。初步也可以从一些新闻或者小品文开始。

对四六级左右或以下水平的我推荐参照中文译文。很多人觉得英语学习要彻底抛弃母语才能有效,小女子我认为非也。一篇文章包含几个层次:知识内容通过词汇,句子结构信息,篇章结构信息来表述。通常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这几个是融合的过程,不需要分离,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那就是可以解剖开来。当你看了一篇文章的译文,你没有了知识内容的负担,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关注点放到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这些语言表征上面来。最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脑自动处理这些信息达到准确阅读。但在初步阶段分离这些步骤应该是有用的。当然肯定有人彻底不看译文就能搞定外语,但你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自己要掂量。这个中文译文就像个拐杖,当你对句子结构和文章结构的意义熟悉得越多,你的阅读就越容易,你慢慢就可以扔掉这个拐杖。

那么篇章结构的分析怎么做。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我们看一个广告,大家会发现他们用了problem-solution pattern,这个就是它的篇章结构。我们分析的时候就看别人是怎么提出一个问题,问题怎么转到成因,然后转到解决方案的。这个篇章结构也是由词汇和句子结构实现,比如到提出solution时候会用therefore等词。这是个简单例子。稍微复杂一点就是我们论文里面的introduction。不少人估计都听说过Swales的CARS model,create a research space就是你在一个论文简介中要justify为什么你要做这个研究,要说服别人继续看你的研究。怎么说服呢,可以通过几个步骤:establishing the field, summarizing previous research, create a research space, indicating present resarch. 大家会觉得这是八股文,最烦了。但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他们是有必要的。首先你要建立研究领域,就是说明通过介绍研究领域来说明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然后去总结前面人都做了什么,根据这两个部分,你得出你要做的一个niche了,这个niche的重要性通过前面两个部分来argue,然后就介绍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这个部分我讲得太烂了,我还是在赶时间,到现在已经写了45分钟了,晚上还有活要忙完,回头用个例子来细细说明)。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和途径很多,我们在做分析的时候就是问自己,别人每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不是意义是什么,而是功能,对整个文章或者语篇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把他们每一句话的功能用个架子搭起来就是层次分明的篇章结构。如此反复熟悉了篇章结构以后,阅读时候结构的意义就会自然而然反应过来。

先暂停,得干活了。总结这个就是:英语学习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然后要关注句子和语篇层面的意义。像背单词一样做分析熟悉句子和语篇层面意义很重要。但这部分我们的教学中是欠缺的,我回头举例子一一道来。

(我又给自己挖坑了)

--------------------------

后记:谢谢那些分享自己英语学习经验的评论,由于时间关系,暂不一一回复。为了避免误导,特别想说明,I am not talking about the only way to learn English, but one of a million.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社会文化、个体心理、脑力、体力等各种因素,是一个个性化非常强的学习过程。世界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学术力量去找一种高效的方法,但似乎目前大部分努力都被否定了。我这里写的更多是针对成年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针对成年学术英语,可能是受问我的那位老师背景影响,他是一位工程类博士。

这里说的方法不适用于幼儿英语学习!!!而且不同阶段人群学习方法不一样,在中国和在国外学英语差别也很大。不能用国外儿童英语学习来套国内成年人的英语学习。听说肯定重要,但是对于每天忙得团团转的科研工作者,恐怕难以有奢侈的时间像幼儿一样去从听说到读写。评论里面说到的语音教学法我熟悉,香港有不少学校就是用的这个,但它对于成年人的效果似乎还是有待考证的。兴趣也固然重要,看经典也对学习有帮助。我的文化课就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美,将语言学习转变成一种文化对话和体验,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但还是那个问题,在时间已经逐渐成为奢侈品的中国,对于有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可行性有多大?市场上和学术界提供了如果没有一万种英语学习方法,也应该有八千了,恐怕没有一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因此我希望大家在英语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及时反思,到底哪种适合自己,怎样从别人介绍的经验和方法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对于这个复杂问题,不可能在这几千字的博文把问题说清楚,也不可能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困扰了世界几十年的学术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如果我的文字有一句话对您有用,足矣。请千万别误以为我说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NO, that's not what I meant. 而且我其实只是提供一个阅读小问题“一篇东西每个单词似乎都认识,但看完了就是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的一个可能有用的解决办法而已。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把不同人的看法和想法凑到一起更容易接近问题本质,我说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有效,但哪怕我说的全是错,引起的讨论能让大家意识到英语学习是个复杂问题,需要个体自我主动反思导向的话,那我就错得有价值。同时希望大家在看评论时候也一样去想,这个评论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9982-881163.html

上一篇:读书笔记:Discourse of Blogs and Wikis
下一篇:十年
收藏 IP: 58.63.114.*| 热度|

44 刘淼 李伟钢 霍艾伦 罗汉江 武夷山 任胜利 黄永义 钱玉忠 陈一良 张鹏举 康建 周朝栋 张慧铭 应行仁 韦玉程 周健 刘俊伟 姚伟 王春艳 陈浩 滕岩 孙超 霍彦波 蒋敏强 张强 马英 吴世凯 刘建兴 白龙亮 徐锋 陈国民 高仰明 肖雄新 毛秀光 文文 柳艺博 seeker99 LongLeeLu chennaocan xuexiyanjiu cyllcz qzw taoshl n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