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蔚的探索之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Yang81 科研的方法 • 科研的态度 • 科研的艺术

博文

与拖延和平相处(1):我的拖延

已有 3236 次阅读 2014-1-6 22:34 |个人分类:生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个系列的文章其实写于2012年,一直未发表,因为一直没有开博客。)

如果说有什么习惯对我伤害最大的话,毫无疑问是拖延。

我记忆中的最早的拖延发生在六岁,这并不意味着我从六岁才开始拖延,我很怀疑自己天生就拥有超级拖延基因,只不过六岁之前发生的事我已经记不得了。那是小学一年级的寒假,除去常规的寒假作业,语文老师还布置了额外的作业——写日记。对于一个语文很差、讨厌作文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造句就已经相当困难了,更不用说整个寒假每天都要写日记。怎么办呢?拖呗!无论父母如何催促,我就是不动笔,直到玩耍了二十多天临近开学时,我才开始匆匆考虑这个问题。情急之下,我只能向妈妈求助。起初妈妈是不同意帮忙的,因为没有听她的劝告。但是,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她最后还是帮了我。在那个寒假的最后两天,我和妈妈足不出户,妈妈念一句,我写一句,总算是勉强补完了这一个寒假的“日记”。

尝到“甜头”的我,此后但凡遇到棘手的事情,都会拖。每次在期限到来之前,我便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拼命一搏,事情的质量虽不能保证,但也总是涉险过关了。后来上了大学,因为突然脱离了父母的监管,这种拖延更是演变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大学二年级,我开始逃课了。因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它可以被拖到考试前再进行。那会儿,只要等到考试前两周,压力下我就会跟打了鸡血一样,进入期待已久的“疯狂”状态,日日挑灯夜战。结果也还好,每门功课的考试成绩还能保持在80以上。这种“成功”大大增强了我拖延的信心,我一度错误的认为平时学习的都是笨蛋,考前突击才是王道(现在看来恰恰相反)。从那以后,我准备考试的时间越来越短,从两周到一周、两天、一天,到大四时我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时间竟然只有一个通宵。这不是因为我想增加难度,挑战极限,而是因为我已经拖延成瘾了,不到最后一晚,怎么也无法进入那“疯狂”的状态。尽管考试成绩是越来越差了,但是最终也都混到了门门及格。拖延的感觉很难受,但是“一夜学习法”让同学们大为惊讶,每次坎坎及格的我反而有些洋洋得意。我越来越依赖于最后时刻的“疯狂”。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我通宵未睡,直到临近上台前才完成PPT赶到会场。博士论文答辩更不用说,也通宵了,仅在答辩前小睡了半小时。

看起来我每次都涉险过关了,拖延似乎没有给我造成什么影响,其实不然。我无数次放弃了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机会。我本可以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可是我没有。直接后果是,很多课程学习的不扎实,我直到现在还在为此还债。我本可以使答辩过程更精彩,给评委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可是我没有。直接后果是,我现在我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改变同行老师们对我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拖延给我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心理上,因为习惯将事情往后拖,一件件未完成的事情如同一块块大石头一般压在我的胸口,这种压力使我长期处于焦虑和烦躁中,使我任何时刻,即使娱乐时,都无法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在身体上,因为将希望寄托于最后时刻的爆发,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常常错误的估计完成时间而不得不熬夜或通宵,身体每况愈下,后来酿成了大病。

为了能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的度过每一天,我终于开始反省。最开始,我痛下决心不再拖延。可是,事情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跟拖延斗争尤其如此。现在,多年过去了,和拖延的斗争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最终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拖延是与生俱来的,我唯一能做的只是让它不要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与拖延和平相处,我现在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记录我的个人心得。

于拖延者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充斥着各种诱惑,电视、电影、购物、网络、游戏等,任何一样都能轻易让我们分心,导致我们拖延。反过来,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心理学研究进展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拖延的心理根源,而且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对策。这些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掌控自己的过程是相当有乐趣的。具体方法将从下一篇开始介绍,不过首先要申明的是,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它们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没试过的人去试一试总是无妨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8815-756563.html

上一篇:对比特币的重新认识
下一篇:与拖延和平相处(2):学会自我谅解
收藏 IP: 114.249.146.*| 热度|

2 马胜 刘星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