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起“瞎折腾读书会”,培养阅读兴趣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培养分享意识。这是因为喜爱阅读的人很多,乐于分享的人却不多。初步设想通过一次次分享,让分享者提升个人能力,被分享者收获知识和对阅读的热情。
第一次分享沙龙将在2014年1月10日举行,在征集分享者的过程中,会员们报名并不算踊跃。这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做“出头鸟”。我借此机会谈一谈个人对分享的看法,希望能打消大家的一些顾虑。
分享的益处
分享可以让所有人受益,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分享者自己。
(1)教学相长
当过老师的人肯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很多课程,做学生的时候无论如何刻苦,总是一知半解的;一旦当上老师要教授这门课程时,才能将其学个通通透透。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教”是最好的“学”。一方面,教可以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未知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另一类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学习的时候,无论我们多么刻苦,我们最多也只能把第一类未知知识弄懂;而教授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台下的人会问出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我们学习第二类未知知识。另一方面,教可以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为了把一件事情讲得通通透透,知识面全面是不够的,它必须要成体系。我们必须熟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前提、假设和逻辑推导等,一个都不能少,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让不明白的人变明白。
(2)促进思考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肯定不是每一个都经得起推敲,我们也时常懒得去推敲。但是,一旦我们需要把某个想法分享出来时,我们一定会仔细推敲,深思熟虑的,这是其一。其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把某个想法分享出来时,都会有人持不同意见。听取不同意见,比较不同观点,我们就获得一次反思自己的机会,这种交流讨论是绝佳的学习和思考机会。如果部分听众对此领域颇有研究,我们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3)结交朋友
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思考系统的分享出来,为他人节省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帮助我们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也会将自己精通的领域无私的分享给我们,同样为我们节省时间。人以群分,分享者当然更愿意与分享者做朋友。我想每个人都不会愿意跟一个什么信息都不能提供的人交朋友的。
可能的顾虑
相信每个人都有分享的愿望,只不过可能存在如下一些顾虑:
(1)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无偿分享出来太亏了。
不要太高估自己手中“秘密”的价值,也不要太高估他人的学习能力。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不被分享的知识甚至很难保证是正确的,更不用说有什么价值可言。时代在发展,互联网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快,只要所谓的“秘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二人知道,即使我们不分享,也会有其他人分享的。分享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怀。多想想如何提高自己,远比考虑如何阻碍他人提高来得实在。
(2)我不确定分享的知识是否对大家有用处。
毫无疑问,任何分享都是有用的。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一定有其他人也面临过,或正在面临,只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过,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个问题我们想通了,分享出来,可以帮助他人;如果我们没想通,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出来,至少能提醒大家哪些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同样可以帮助他人;或者在我们分享的过程中,有牛人直接公布答案,那就更有帮助了。
(3)万一我讲错了怎么办。
正因为我们不可能总是正确,才需要坚持分享。不分享出来,我们很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们的观点也因此永远不会变的更成熟。勇敢分享,不要有顾虑,只有在错误中学习,我们才成长得更快。
(4)我害怕上台演讲。
我也害怕,在台上我总是紧张。据我了解,大牌们上台讲话也很紧张,这是正常现象。紧张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促使我们演讲前充分准备报告,反复排练。在讲台上一点紧张感都没有的人,一定给不出一个精彩的演讲。
(5)我先观望,下次报名。
理解,欢迎下次报名,下次沙龙应该在寒假以后,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6)我就是懒,怕麻烦,做个听众好了,同样可以受益。
理解,欢迎来捧场,读书会就是服务大家的。
杨蔚
2013年12月29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