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艺品文化
震教的信仰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大大丰富了美国的文化历史,同时也影响到了现代很多领域。震教的辛勤劳动的奉献精神和完美主义,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家具和手工艺品风格。他们很细心地设计他们的家具,以虔诚之心制作它们,有着“一位祈祷者的行动”。在19世纪晚期之前,他们几乎不做精美外观雕刻和时尚修饰,只制作他们需要的家具,“梯式”靠背椅是他们最流行的一款家具制作。震教手工艺者主要用松木或者其它廉价木材制作家具,因而他们的制品颜色浅并且重。
19世纪早期,震教建筑装潢内部特征是朴实无华和简洁。他们的房屋,集会室,和牲畜棚那种简单的建筑风格,曾经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建筑和设计。在麻萨诸塞州匹兹菲尔德(Pitsfield)外的汉考克震教村落里,收藏着大量有名的优雅家具和家用器皿。在19世纪末,震教采用一些维多利亚风格雕饰,诸如华丽装饰的雕刻家具,图案油地毯,西洋玫瑰墙布,这些样品都陈列在汉考克震教村落信托会的办公室里。
19世纪,上百成千的游客前往震教村落参观,很多人写下了在那里的经历。外界的人无不对震教社群的洁净,繁荣和农业耕作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教的食物非常美味,他们对外来人热情好客,震教的诚实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们的产品也是当时最好的。到20世纪中期,震教的社群开始逐渐消失。
震教音乐
震教制作了上千首歌曲以及很多舞蹈,两者都是震教祈祷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震教社群里,精神的“天赋”也许就是一曲音乐的启示,他们认为当它们来临时,以音乐灵魂的方式记录下来是非常重要的。震教乐曲里的很多声调是由一些未知语言里的音节和字句组成,这些乐曲等同于一种方言形式。据推测它们大多是模仿于印第安人语言中的声音,以及非洲奴隶的歌曲,尤其是靠南部的震教社群里。但实际上,这些旋律素材是由欧洲音阶和调式演变而来的,震教的大多数音乐都是单音。
震教的今天
震教成员在19世纪晚期逐渐减少有几个原因:人们被城市吸引而离开了农村;震教的产品无法与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竞争;震教徒没办法有孩子,收养儿童是主要的新成员来源,这种情况延续到孤儿院的建立,和国家开始限制宗教团体收养为止。一些震教场所成为了博物馆,包括麻萨诸塞州汉考克的汉考克震教村,纽约州新黎巴嫩镇的北部家族(“黎巴嫩山”震教村),新罕布什尔州恩费尔德的恩费尔德震教博物馆,麻萨诸塞哈佛镇的“黎巴嫩山”震教社区,肯塔基的普莱森山社区。新罕布什尔州的坎特伯雷震教村,在它的最后一位成员艾塞尔•哈得逊于1992年9月去世前成为一个历史保护地。
信徒们继续把安妮•李的故事看作是震教神学体系与美国其它宗教团体显著区别的奠基石。震教神学,表现在材料手工艺品诸如家具和椭圆形盒子,安妮•李的故事吸引着圈外人的注意力。虽然在高峰时有六千震教徒信仰者,到1920年仅剩下十二个震教社区。在全美国,现在还有一个仍在活跃的震教社区-缅因州的“安息日湖“,2012年,只有三位成员:琼•卡本特姊妹,阿诺德•哈德弟兄和法兰西斯•卡尔姊妹。“安息日湖”社区仍旧接受新募人员,就如它创立之初那样。1960年,宗教团体禁止收养孤儿的法律通过之后,震教就不再收养儿童了,但是愿意信奉震教的成人还是受欢迎的。这个社区建于1783年,是震教全盛时期最小的团体之一,他们以务农和制作各种工艺品为生。”安息日湖“的震教博物馆和周日祈祷对游客开放,每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是“安妮妈妈”纪念日,他们会唱赞美歌和奉献“安妮妈妈”蛋糕,以纪念这位英格兰震教徒于1774年来到美国。
”安息日湖“震教徒的日常作息如下:
• 每日始于早上7:30,住所的大钟响起,召唤每一位早餐
• 早上8:00开始祈祷,诵读两节诗篇,然后诵读《圣经》段落。公众祈祷和静止祈祷之后,唱震教赞
美歌结束仪式
• 8:30,震教徒开始工作
• 11:30,工作停止,午间祈祷
• 12:00,午餐,这是震教徒的主餐
• 下午1:00,继续工作
• 下午6:00,晚餐时间,一天中的最后一餐
• 星期三下午5:00,他们举行震教会议,接下来是震教学习班学习
震教信托基金
为了保存他们的遗产和缅因州”安息日湖“畔田园诗般的震教社区财产,震教会于2005年10月宣布他们与缅因州政府及其它几个保护组织共同组建成一个信托机构。震教教会将把这块保留地的运行权出售给信托机构,并许诺这个村落避开开发,继续作为震教教徒生活地运作。这项协议并没有具体指出当震教徒完全消失后,这处地产将会变成一个公园,博物馆,或者其它公共用地。那个决定将由最终由一个非利益组织-震教联合协会”安息日湖“有限公司作出,而此协会的董事会成员大部分不是震教会教徒。保留区三百七十万美元的建设费用将来自政府拨款,捐赠和公共基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