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告: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与来源。交流或分享@微信:usbbic |电邮:usbbic@gmail.com ︱代伟 纽约 USA
1850年代初期,由于西部淘金热吸引大批华工涌来,及南方传教士从中国带回的中国教会学生和直接信息,中国人在美国南方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1853年至1854年间,一些来自中国的表演艺人和工人在俄亥俄、田纳西和肯塔基州等地的活动,开始进入到报刊媒体的社会视线范围。
1854年1月9日,肯塔基州路易维尔的《信使》(Courier)报消息称,当晚有一场中国人变戏法、杂技和魔术的全国巡回表演。该报并引述(宾州)匹兹堡《邮报》(Post)的评论,强烈推荐人们前往观看-尤其是那些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愚蠢、无法和欧洲族群抗衡的族裔”的那些人…;报道继续说,欧洲和美国人很难训练出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让他可以拥有“推倒一座房子”的法力和精彩特技。
一个星期后,当这个中国人表演团又去到田纳西的孟菲斯时。当地民众又被“强烈推荐”前往观赏。因为“做为同一个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居民,他们充满着好奇力。当他们与神奇的表演结合在一起时,足以技压全场”。
1854年2月7日,辛辛那提《每日问询报》(Daily Enquirer)的一则宣传说,本城“泰森”茶叶店里有一位"货真价实的中国人”,他在派发茶叶。一些人做为未来顾客受邀前往茶叶店参观,并了解了相关商品的存货;同时也满足大家对那位中国人店员的好奇一睹。一星期后,同样是在这家报纸上,又宣布泰森先生对“天朝人”另眼相看,“他现在有三位中国人”而引人瞩目。这位茶叶店店主表示:中国人的服饰和风俗令人好奇,他们对客人彬彬有礼的举止“相当非凡”。
另外一则当地新闻,是报道说位于肯塔基西部-坎伯兰河畔(Cumberland River,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流经田纳西,下游从肯塔基西部汇入俄亥俄河)埃迪维尔(Eddyville)的钢铁厂,其经营者“雇用了20名中国人苦力充当炼钢工人”。“贝塞麦炼钢法”(Bessemer process,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在融化的生铁中鼓入空气,通过氧化除去杂质,氧化放出的热量使铁保持液态)发明人之一威廉•凯利,为莱昂郡(Lyon)的苏宛尼高炉厂和联合锻造厂招募了这些中国工人。如同在泰森茶叶店的中国人一样,他们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新鲜和好奇的波动。
1854年5月,前往凯利钢铁厂的中国人劳工乘蒸汽船途径路易维尔。一位当地记者报道说,他们“是一群个头高又健康的天朝人。我们了解到,他们与前面所述的钢铁厂签订了几年的卖身劳动契约”。这里的“天朝人”,是一种幽默的说法。通常所指以前的“中华帝国”(即清朝)时代民众。在中国,那时侯称为“天子朝代”。
1854的交通,从东岸纽约来到中部肯塔基的西部,以水路航运为主。这20位中国人,应该是自纽约乘蒸汽船,沿哈德逊河北上,然后转伊利运河(1825年开通)至伊利湖;再从(俄亥俄)克利夫兰上岸,一小段陆路,然后下俄亥俄河乘蒸汽船,沿肯塔基北界西南下一直到达坎伯兰河,最后转至埃迪维尔。还有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从纽约陆路西行至匹兹堡,然后从俄亥俄河登船。
冈瑟•巴斯(Gunther Barth,德裔美国历史学家,有一部美国华人历史著作)指出,对这次中国人劳工试用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关注性报道。有材料表明,凯利对这批中国人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并计划再招募50人,参与到钢铁厂的高炉作业。根据巴斯所言,这项计划并没有实施太久,因为出现一些“国际性复杂”状况。另有材料显示,一些中国人与高炉厂高层管理之间的矛盾,使这次试用计划走向末路。
根据威廉•凯利(开雷)的个人传记,1854年时他通过纽约一家茶馆雇用了这批中国炼钢工人。冶金历史学者唐纳德•瓦格纳(Donald Wagner,汉名华道安)指出,凯利运用的炼钢法,其相似的技术在中国早已出现(以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为主的汉学家,认为该工艺最早的雏形能追塑到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辨證一·锻钢法》一文)。凯利雇用的中国工人(其中四位是来自清国的铁艺工人)很可能熟悉在融化的生铁中鼓入空气的炼钢法。工程师威廉•菲利浦(William Philip)在前往埃迪维尔旅行后,于1899年写道:“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已经运用鼓风方式提炼钢铁,我认为凯利询问了那些中国人劳工。因为他们来做的是炼钢工作,自然而然地把他们知道的知识用了进去”。
这里顺便一提的是,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是以英国发明人亨利·贝塞麦的名字命名。贝塞麦在1855年取得该工艺的专利。不过在1851年时,威廉·凯利也独立地发明了该工艺。所以凯利后来宣称亨利·贝塞麦剽窃了该技术。威廉•凯利1811年出生于宾州匹兹堡,1888年去世于肯塔基路易维尔。
在中国人劳工抵达埃迪维尔不到一年时,路易维尔《每日信使报》的一位记者报道说,凯利高炉厂的一名中国人雇员,在进行正当防卫后“被黑人杀害了”。帕迪尤卡《美国人》的一位编辑解释说,这起事件原因,是由凯利苏宛尼高炉厂的中国人与黑人工人之间的争执触发躁动引起的。他进一步报道说,这些中国人依照传统风俗,把食物与逝者埋在一起,集体默哀并低声吟唱(据信是)赞美歌。这起事件后,其他中国人便离开了高炉厂。从当时的形势看,密西西比河以西通道尚处于艰难的“大蓬车”时代,在没有可靠的“第二选择”情况下,这些中国人劳工的大多数,应该是沿河原路返回了纽约。
两个月后,1855年6月26日,路易维尔《每日信使报》报道说,有“三位留着长头发、浅肤色面孔、小脚,衣着滑稽的中土王国人”在街上遛达。报道说他们显然是中国人,来自远方“有茶叶和老鼠”的地方。这几位中国人在短期内出现在前面炼钢劳工们必经的路易维尔,不排除有中间下船停留或查看商机者。
186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有八位中国人居住在肯塔基。其中埃迪维尔仅剩下两人。一位是26岁的锻造工人吉姆•付(Jim Fo),他的生地为“中国北京”。他的妻子路易莎•付,20岁,出生于肯塔基;另一位名叫“埃尤”(Eyou)的中国人,年龄28岁,职业是漆匠,出生地也是“中国北京”。显然,当时高炉厂的中国劳工们虽然因为出了人命离开了,另一家“联合”锻造厂依然有中国人在继续工作,并在当地组建了家庭安置下来。从他们的籍贯看,这两位“北京人”不是传统上的广东人劳工,应该是凯利从清国聘请的“四位铁艺工人”中的两人。这种具有专业背景的中国人工人输入,在当时是颇为罕见的。
虽然肯塔基这次在炼钢厂雇用中国人劳工的尝试没有成功,但它是早于“内战”前南方第一次规模性输入“外来”劳动力行动。南方农业和商业各界已经开始注获取中国人移民劳工在种植园的劳动力应用信息-尤其来自西印度群岛地区。19世纪中期,面临种植园劳工出现的诸多问题,导致南方一些人开始权衡以中国人做为该地区新劳工的稳定性。南方真正的大范围、大规模输入中国人劳工,是15年之后的事了。
肯塔基虽然深居美国内陆,天然“屏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交通相对不很便利。不管在以航运时代的内战前,和铁路兴起的1870年代,都有中国人活动的足迹。尽管内现有的“战后”资料相对匮乏,但相信随着不断的研究和追踪,会有更多的历史记忆浮出。1913年之前的商业记录显示,在肯徳基东部的艾什兰(Ashland),有中国人经营的小百货店和洗衣店;在北部俄亥俄河畔的科文顿(Covington),有茶叶店、漆器和洗衣店;在埃迪维尔东南的拉菲耶,有餐馆、丝绸店和洗衣店等。
参考资料:
•Memphis Daily Appeal , January 16,1854
•Chinese in the Post Civil War south,Lucy M. Cohen P16-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Kelly_(inventor)
•Louisville Daily Courier,May 15,1854
•Wong Kin《万国寄信便览》美国,肯塔基州,1913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