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bbi 美国华人史、人文、诗词及财经

博文

【南方华人史】德克萨斯早期华人的生存发展 精选

已有 6013 次阅读 2018-3-7 20:47 |个人分类:南方华人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伙计来了!一句简单的话,宣告了1875年4月5日这天,第一位中国人抵达德克萨斯那座混乱而拥挤的城镇-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华人旧称“山旦村拿埠”)。这位中国人会呆一阵子,开始做生意,还是只是逛一逛就走了?是什么吸引他来到这么一座奇怪的边塞城市?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家商店都说着各种陌生的语言。美国内战结束10年后的今天,从德克萨斯其它任何一座城市-如休斯敦或达拉斯,乘坐蓬马车来到这里都需要一个星期。在第一条铁路于1877年还没有通到圣安东尼奥之前,这样的时间看起来有着无尽的小时与英里数;更意味着一个尘土飞扬,筋骨劳累的旅程。

        永远将无法知道,为什么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人会选择到圣安东尼奥闯天下。他喜欢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吗?他有发现他在寻找的东西?或者仅仅是路过?几天后,又有四位中国人抵达,他们准备在热闹的城中心开一间茶坊。也许他们是前面那第一位来自广东的伙计的拍档们,在考察这一带潜在的商机。

        不管答案如何,这是一个冒险故事的节奏。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现实,故事,迷思,传奇,恶棍或英雄,都组成它无比特殊的今天。这座老的西班牙殖民地城镇,曾经吸引了来自远东未知地方的来客。不久之后,又有一些人到达并留下来。圣安东尼奥的所具有的名望,对中国人应该也是一个好的落足地。

       “中国人在西边餐馆欢度夜晚!”,1906年1月25日的圣安东尼奥报纸报道说。本城的中国人于星期三晚上聚集在“西边”餐馆,一直尽兴到半夜-庆祝他们的中国新年。三十年过去了,一群广东人在德克萨斯的繁忙中心区域,建立了一片自己的小世界。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但很庆幸他们留下了。

        有一点可能,这些中国人也许不会永远呆在这里。他们来这是为了寻找机会,赚钱,然后“衣锦还乡”,回到中国。这样的模式和行为,早在他们前往加利福尼亚“金山”时期已被冠为“寄居者”。大多数“寄居者”来自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即新会,开平,恩平和台山。他们在美国组成一个非比寻常,具有凝聚力的中国人群体,这种纽带关系正好解释了19世纪德克萨斯中国人的成功。

        中国人或许在几个世纪前曾经来到过北美,因为他们近千年前已经开始探索太平洋。一种有争议的说法认为,在公元5世纪,一位叫慧深的和尚来到过我们今天的德克萨斯,也许是这样。但德州丰富多彩的历史告诉我们,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人移民,是在1870年1月,有247名雇用自旧金山的劳工。他们每月20美元薪水,他们的合同是帮助“休斯敦-德克萨斯”中央铁路公司完成从东德克萨斯到达拉斯的铁路修建。在1869年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完成后,他们挖土,打铁,开石和黑火药爆破的技术都已经掌握完备。这些技能再一次派上用场,在广阔的“孤星”州土地上,大型铁路公司竞相铺设惊人长度的铁路轨道。

        早10年以前,在加利福尼亚为“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的“旅居者”们,必须为他们严峻的体力工作所需的配给买单。在德克萨斯,他们的食物和住宿则由急需他们的雇主一方来支付。但在罗伯森郡靠近卡尔弗特的另一组铁路劳工,因为偏见而与中国人劳工发生纠缠。

    工作半年之后,爱尔兰移民劳工们拒绝与有着三年合同的广东人劳工一起共事。这事发生后,大部分中国人离开当地或德州,有一些人选择留下。显然,休斯敦的的第一位中国人居民来自这个群体,并且开创了这座城市里第一家商业手工洗衣店。舆论认为,在德得克萨斯人刚刚与中国人接触时,他们对中国人还抱有一定的赞赏,至少是在初期的时候。

     一份报纸提到,很多当地人对那时途经休斯敦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能够读些他们的文字,并且对数字很在行。那篇报道更认为,“关于国家教育,基督教为主体的那些州应该从这些外来者身上学点什么”。这些最初的褒奖,与后来-1870年夏天韦科和卡尔弗特报纸上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同样还是这批中国人,则被认为是“…非常懒散,没用处…需要不断地监督”。这种态度上的转换,有一些不可思议,但对于向世界各地大批移民的中国人经历中,也是有代表性的。

     从另一份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一位中国铁路劳工称得上是德克萨斯第一位拥枪的广东人。《休斯敦电讯》的新闻写道:18705月,一位中国人来到城里后,前往采购,他意图“大胆奔向德克萨斯之路”。记者报道说,当那位中国人乘火车离开时,戴着一顶“十加仑”大帽子,佩戴一把猎刀和一副手枪(传统德州牛仔打扮)。

     有人曾告诉那位中国人,当地印第安人很想掀他们的头皮,因为他们留着长长的辫子。当他离开休斯敦返回铁路营地时,“…已作好了与任何坏蛋决一死战的准备”。这位具有冒险精神的“旅居者”回到乡下后,被营地里他那些穿着宽大蓝棉衣装的老乡们看了稀奇。他们踢拉着塑料底拖鞋,顶着竹批儿帽围着他,这位“枪手”虽然看起来格格不入,但他成为一位“真正拓荒者”的名声还是建立起来了。

     在他们的合同终止后,大部分中国人搬走,一部分留了下来。一些人试图作为佃农,或者在棉田遍布的布拉索斯河谷找工作。另一些人乘船去到东边的邻州寻找工作。还有一些人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定居下来,在那里他们开创了自己一片独特的土地,一直延续至今。1870年和1871年间,在前“联盟国”州份如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及密西西比等地,还有其他一些中国人劳工的冒险活动。他们也是从事与铁路工程或种植园相关的行业,一些成功了,也有一些由于各种纠纷失败了。

     很偶然,中国人的最初到来,引发了一些与昔日奴隶“自由人”之间的摩擦。造成这个的原因,显然是昔日奴隶在感知上把这些亚洲人当作了工作竞争威胁。早年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这种敌对思维在白人矿主伤害中国人采矿者形势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这样的命运一直在大多数地方伴随着这些“旅居者”。南方一些州的白人种植园主们甚至拿昔日奴隶这种嫉妒,当作一种控制“自由人”的手段。在人口及种族隔离状态下,他们利用广东人对付(黑人)的招数也往往奏效。

     “重建”时期,密西西比的《维克斯堡时报》写道,“自由宣言纵容了黑人,让他们远离了农田劳动。那么,我们只能让苦力来”。当中国人劳工很快认识到他们严苛的工作与对应的低薪后,这项计划便宣告失败了。作为农场黑人劳力替补尝试品的中国劳工,纷纷离去了。一部分前往肥沃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地区城镇开设杂货店。

     早期的地方报纸,提到在德克萨斯中部也有先驱性的中国人“旅居者”。报道内容表明,1800年代后期,有两位中国人在拉格林杰(LaGrange,城市名,位于休斯敦和奥斯汀之间)从事洗衣行业。当地记者写道:拉格林杰正在展现城市的气氛,一家中国人洗衣店在以前的邮局大楼开业。两位来自“绚丽国度”的杏眼绅士于上周来到这里,他们租下了店面,准备开始营业。他们看起来是认真的,并且会呆下去。

     1896年,第二家洗衣店也开业了。于是,在菲耶特郡(Fayette County)这座捷克/德国裔小城里,出现了职业的广东人洗衣服务。他们显然深受早期农场社区的欢迎,但到底有多少中国人还不清楚。

     1888年2月24日的《拉格林杰周报》上,刊登了一则布告,“当地中国学生团体举办一项‵新奇‵展览”。展览会包括“中国书籍,图片,油画,鞋子…玩具,魔方,筷子,乐器…鸦片烟管及其它各种新奇物品”,还提供娱乐节目。最吸引人和令拉格林杰民众好奇的晚间节目,莫过于“…一位中国人用茶和茶壶等,准备的中国式晚餐”。

     这里必须一提的也关于菲耶特郡中国人的,还有一个悲伤片断。那是1887年1月,“泰勒-巴斯托普和休斯敦”铁路线延伸到郡西部的“西点”(West Point,社区名)附近。一场据信是黄热病的瘟疫,造成包括中国铁路劳工在内的一些人死亡。当时的情形下,铁路公司要把这些中国人就近埋葬在一个集体墓地里。在当地一位名为查理•杨“叔”的农场工人的坚持下,这些逝者们被埋在了他家族的伍德普莱里(Woods Prairie,位于“西点”,71号公路和科罗拉多河中间)墓园的旁边。按照杨叔的家族传统,这是基督教徒应该做的。考虑到黄热病的致命性,一位农场工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富有的同情心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这些坟墓没有名字和标记,但它们仍然被墓园的正式文件所定位和记录。

woods_prairie_rr_men_marker.jpg


参考资料:

Mel Brown: Chinese Heart of Texas: The San Antonio Community

Wood Prairie Cemetery Website

《美国华洋史》探寻﹑还原自美国“独立革命”前至中国“辛亥革命”约150年间,两国间一些遗落或断层的交流关系历史。

交流或分享@微信:usbbic  |电邮:usbbic@gmail.com  ︱代伟  纽约  US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1102251.html

上一篇:【南方华人史】德克萨斯铁路华工的最后命运
下一篇:【南方华人史】德克萨斯南方太平洋铁路华工
收藏 IP: 74.72.3.*| 热度|

3 魏焱明 黄永义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0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