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SciHum(教育、科技与人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fq

博文

近来为何容易发现古代散文出版物中的纰漏

已有 3001 次阅读 2014-2-5 10:05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出版物, 古代文献

   前面我的几篇博文中涉及某些古代散文出版物中的错字纰漏,为什么就这么容易地发现了?

   原因在于现在媒体的进步。如今的学习可以找到一些名家朗读的mp3。例如古文观止的朗读版。工作忙没有时间阅读,就试图通过闲暇的时候听听mp3的方式,不懂的古文自然要对照文本听mp3。对照听读中间突然发现有一句不对头,马上停下来查找,借助于别的传统版本或网络文献,不难发现以前版本中的疏漏之处。不是mp3上的朗读者读错了,就是出版物出错了。

   例如上一篇博文《讨武檄文》,通过听读还注意到两种版本。初以为文字有误,后发现是此文有不同版本。 当然,「古代散文鉴赏词典]有明显文字错误,如“靡穷”错为“糜穷”;“喑呜” 错为 “暗鸣”。

相关链接

   骆宾王《讨武檄文》的两种版本 

   《古代散文鉴赏辞典》中的纰漏

 《论贵粟疏》:“朝令而暮改” “朝令而暮当具”?

   “假贷居贿”还是“假货居贿”

   虔刘我边陲,虔刈我边陲,虞刘我边陲?

     北京出版社《古文观止》中的纰漏

     由汉赋想到汉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8262-764616.html

上一篇:[语言对比]重归苏莲托 Torna a Surriento
下一篇:由"七上八下"看语言中的数字习语
收藏 IP: 202.110.209.*|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