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载自 李侠、张忆文] 学者们的一天生活工作时间
(1)李侠,2019-07-08,一天真的做不了多少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1188649.html
从时间管理角度来看,由于资源(时间)的硬性约束,只有提高效率才是唯一可行的管理路径。为了找出规律,对日常生活作了一些观察,或许从中可以发现一点改进之路。今天从中午开始(11:00——19:00)的时间耗费如下:
1、电话6个,耗费30分钟,恢复思路仍然需要30分钟,此项耗时:1小时;
2、查看与回复邮件4封,耗时:1小时;
3、看书40页,耗时:3.5小时(眼睛不好,效率大为降低,而且容易感觉眼睛疲惫);
4、吸烟6支,耗时0.5小时;
5、烧水泡茶,耗时1小时;
6、翻看微信、玩电脑,耗时0.5小时;
7、屋里闲逛、胡思乱想,耗时0.5小时。
一下午合计耗时:T=1+1+3.5+0.5+1+0.5+0.5=8小时
有效时间充其量4小时(看书与胡思乱想),占总时间的50%。第1、第2项是无法绕开的,每天都有。看来可以用来增加效率的时间空档就2小时,可挖掘的空间不大。这还算比较正常的生活,一旦再有其他活动,有效时间就更少了。俗话说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但关键是要浪费出有价值的东东来,否则的话真就浪费了。争取夜里把学生文章改出来。
2019-7-8,于南方临屏涂鸦几句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张忆文,2019-06-20,一枚高校青椒的日常生活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85918.html
博士毕业之后,选择进入高校工作,自然而然的成为“青椒”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结婚生子、低收入以及职称评定得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宝宝的出生,使本来捉襟见肘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变得成为稀缺品,不禁让人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现通过一天的时间轨迹,来还原一下一天的日常生活。在2018-2019年学年第二学期承担两门课程5个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每周12学时的教学任务,分别分布在周一(6学时)、周四(4学时)以及周五(上午3-4节,2学时),现以周五为例,介绍一下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早上6:30醒来:花费20分钟左右浏览手机。
早上6:50:花费20分钟左右穿衣、洗漱,给小孩换尿布。
早上7:10:花费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吃早饭(比较幸运的是早饭岳母已经做好,无需自己准备)。
早上7:25:抱小孩,岳母和妻子吃饭,以及做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拖地。
早上7:45:出发去学校上班。
早上8:00: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泡一杯茶,然后浏览邮件,查看学校的OA系统,大约花费20分钟。
早上8:20:开始准备3、4节要上课的内容,正常1个小时20分钟;剩余一点时间浏览一下网页,看看有哪些新闻,逛逛科学网等。
早上9:55:去教室上课。
早上10:10:开始上3、4节课,直到12点。
中午12:00:下课,然后去食堂排队打菜,然后打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吃,差不多得花费30分。
中午12:40:开始吃午饭,大约花费15分钟左右。
中午12:55:带娃。
中午13:15:送老婆上班,送完之后直接来学校(小孩小不爱吃奶粉,老婆只能在中午吃饭时间回来给孩子喂奶),这大约得花费30分钟。
下午13:45:到办公室,先逛逛科学网,查看一下邮箱,浏览一下网页,然后开始着手做一些科研相关的事情,偶尔还会写写博文。
下午17:40:回家,抱娃,这样岳母才能抽空去买菜做饭。
晚上18:50:吃晚饭。
晚上19:10:帮忙给孩子洗澡。
晚上19:30:开始批改早上课程布置的作业,大约花费1小时20分钟。
晚上20:50:帮助哄娃睡觉。
晚上21:10:开始看书或者处理一些教学科研上的杂事或者写写博文,大约1小时20分。
晚上22:30:洗漱,准备睡觉。
晚上22:45:开始浏览朋友圈,翻看头条的新闻等。
晚上23:00:开始睡觉,一天结束。
从这一天的生活轨迹上可以看出能够花费在科研的时间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而这一天还是课少的一天,且还没有其他杂事干扰。如果算上处理一些杂事的时间,比如担任班主任处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事情、监考任务、开会、找人签字、财务报销、上交一些考核的表格、填写各种表格;又如指导本科生开展科创、指导毕设等;一天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用于科研上。所以,对于像我这样的青椒而言,应付教学与生活已经实属不易,想多花点时间在科研上,只能望洋兴叹。
相关博文:青椒,你有多少时间搞科研?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