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教育与管理的全局观 精选

已有 5720 次阅读 2024-2-6 12:0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是个复杂体系,涉及人性本身、教育规律以及教育体系管理诸多层面。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流水线展示了强大的效率和生命力。把任何一个复杂物体(比如汽车、手机)拆分成诸多零件,然后按照严格统一的程序进行组装,一批批质量相近的产品不间断地产出。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零件和过程所涉及的误差范围非常小,因此可以被有效量化,被及时监督检查整改,确保产品的质量。

教育体系有类似的地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也分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阶段的学习,按照学科分为数理化天地生等等。但是与生产流水线不同,由于人性的存在,教育流程就变得复杂起来,最终变得很难去量化。一个阶段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带入到下一阶段,问题会逐渐放大,最终可能不可收拾。比如,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放弃学习,其根源可能要追溯到其上大学之前,或者更早的教育阶段。北美高材生因家庭变故而伤人事件,也是同样的道理。

和工业生产线相比,因为人性的存在,教育体系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大部分情况下,工业生产线某个环节的管理者会更加注重和确保自己涉及零件和流程的专业性,不用去理解整个复杂的流水线。但是,教育体系不能这样,没有贯通教育思维模式,各阶段老师各自为政,其结果就是教育出非常不系统不成熟的“人才”。比如,目前大家会吐槽一些学生的应变能力弱,遇到危险不知如何自保。某些已经是高级学者的人才,依旧有巨婴现象,认为社会和组织需要围绕自己去转等等。

没有全局观,教育问题很难从根子上去解决。

目前我们在提倡“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对于拔尖来说,有两个平行的论点和做法。第一种就是去寻找已经被认为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形成一个统一的培养模式和思路,然后针对一些特定人群去培养。这种做法集合了工业化生成的批量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其中的做法包括注重个人发展,提倡创新思维,针对性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师生相长等等。第二种就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无法针对性培养,前一种模式可能会培养一些即时可用的熟练工,并没有触及真正的创新能力获得。

公平地说,这两种思维都有其合理性和弊端性。我们不能否认,通过大数据分析会得出一些有规律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否认真正创新人才的稀缺性和难以培养性。

以上争论的焦点其实还是在“高等教育”这一阶段,忽视了教育全局性问题,很难从根子上去解决。真正的创新人才百花齐放,特性不一,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个人觉得有两个能力必须要有,首推的是持续学习能力,这与全局教育观相匹配。这种能力其实本质上属于情商范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坚持比昙花一现重要的多得多。其次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我始终认为,知识体系不牢靠,体能储备不够,无法坚持持续的赛跑和连续的思维输出。当然,其他素能也很重要,比如好奇心、乐观等等,在此不是我讨论的重点。

以上提及的重要能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全局教育”环境。所谓全局教育观,或者说具有贯通教育观,是不同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共性问题。中学老师要不要理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大学老师要不要去了解新一代中升学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模式?只有上下想通,才能梳理好整个教育链条。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体系管理又变得异常重要。

从管理角度来看,各自为政是工业化流水线的翻版。不同阶段的教育体系更加看中各自体系的表现。具体来说,分数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标准。如果细分到某一学科,某一学科的教师对自己负责的教学更加注重。于是出现一个现象,从小学起,学生的作业就堆积如山。比如,中学有很多科目,每一位老师只要留半小时作业,学生就会熬夜到很晚。

各部门也会有这样的思路。部门利于和单位整体利益不一致。从自己部门出发,兢兢业业,大力发展部门业务和人员储量,把自己的单位搞得大大的,人多多的,看似事物繁杂,其实对单位整体发展不利。就如同身体一样,如果某一些细胞疯狂增长,对人体来说其实就是癌症。

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当涉及人性问题时,其实很难。从人性的底层逻辑来讲,自己负责的事业和部门就如同自己的思想基因,把它做强大是一种本能。但是其弊端也确实明显。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全局意识何其重要,既要理解本部门的特点和目标,也要加强和上下级的沟通,把自己部门的定位定好。有时候少作一点事情也是必须的。

教育体系是教育和管理的交织者,需要整体去引导,克服人性局限性带来的弊端,用全局教育的角度和贯通教育的思维方式来办教育,心情就会平和得多。

沉住气,教育才能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20796.html

上一篇:春天
下一篇:目标与结果
收藏 IP: 183.46.240.*| 热度|

11 王涛 宁利中 武夷山 汪运山 郑永军 徐明昆 周忠浩 王林平 guest36989586 xtn guest036100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