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红头阿三

已有 5158 次阅读 2009-1-1 17:31 |个人分类:杂谈散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巡捕, 治外法权

董乐山在其《文化的休闲》这部杂文集中提到旧上海把英租界巡捕称为“红头阿三 ”。至于这个词的来历还挺有说头。董先生认为,“红头”是指印度锡克族巡捕头上包的头巾的颜色(这个现象不仅是在旧上海如此,现在北京一些高级宾馆的门童也有这样装束的印度人)。而“阿三”为“阿Sir”的讹音。我们现在看香港的警匪片也经常看到市民称警察就叫“阿Sir”。按理说,董先生的解释还是可以成立的,但对于“阿Sir”的“讹音”说似乎过于现代化。

《民国社会大观》一书中给出了三种解释,认为“红头”意指头缠红布之印捕。“阿三”的来源,据说有三,一说源于英语“I see”的音译,捕房西捕头对印捕训话时,常以“I see”开首,词意相当于“我说”,市民不解其意,对于印捕乃以“阿三”称之;另一说,源于猴子,时人称猴子为“阿三”,因猴子屁股为红色,印捕头缠红布,其状相同,又山东人到上海演猴戏,猴被任意玩耍于股掌之上,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无自由可言,故同名。第三种说法则认为印度巡捕是继英捕、华捕之后设立的公共租界第三种巡捕,故称之阿三。

这三种解释加上董乐山的功四种,似乎各有道理。但是时至今日,旧上海也不再有这类头裹红布的印度巡捕,香港收回,以后管警察似乎也不会再有“Yes Sir”、“阿Sir”的称呼了,但是这个名称依然反映出当时英国人的那种控制方式,印度人也要比中国人有地位,难怪有人说,印度是英国的宠儿。

印捕出现在上海市比较晚的。1884年为了达到“以印制华”的目的,上海租界的工部局从印度雇来了16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头缠红布、人称“红头阿三”的印度巡捕。所穿制服与西捕相似,但福利比不上西捕但优于华捕,工资高出华捕一半。印捕人数,1901年是168名,到1915年达567名。管理印捕的机构为印捕股,由一名助理总巡主持,直接向总务处负责。印捕亦分散到各捕房工作。后来公共租界于1914年又来了日捕,可以想见,中国当时上海滩上的“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的情况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208046.html

上一篇:回忆暑期学院第三期高级读书班
下一篇: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