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易学数理派诞生的标志

已有 260 次阅读 2024-6-30 07:42 |个人分类:现代易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董光璧曾在《易图的数学结构》一书中提到,邵雍对易学的贡献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先天易,一是开拓了科学易。我将科学易称为易学的“数理派”。这与四库馆臣对易学的的两派六宗的的分类不一样。

 

既然是易学的“数理派”,它的诞生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莱布尼茨于1703年5月5日发表在《法兰西皇家科学院记录》的那篇重要文章,“关于只用两个记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的阐释——和它的用途以及它所给出的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的评述”。

科学院记录书影.jpeg

 

正是这篇文章的正式发表让他荣获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对他而言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如果没用白晋寄于1701年11月4日给莱布尼茨的邵雍的“伏羲六十四位卦方位图”(方圆图),他自1679年以来的关于二进数算术的工作就白费了。这说明他的二进制算术的根基扎在中国。没用邵雍的方圆图,他根本就无法为其工作找到应用背景。

方圆图.jpg

最为重要的就是他首次用阿拉伯数字转写了阴阳爻。我国从来就没用过阿拉伯数字表达阴阳爻。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莱布尼茨的对易的“新解释”让我们看到数理派竟然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直接接驳。让中国的传统易学走出国门。这对拘泥于两派六宗的“泥古派”是一次冲击。

 

其次,在他于1703年7月28日给白晋写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观念:

 

……人们认为伏羲是世界上所知的最古老的王和哲学家之一……还可能已有几千年时间不为人们所理解。……如果未曾建立我的二元算术的话……从中我看到了将数的科学推向完善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这些结果超过了所有前人所拥有的……无数项其他的工作和思考阻碍了我从事此项工作,但我最终还是开始了这项工作(尽管还未见诸出版的书籍中)以使如此重要的想法不致丧失。正是在这个时候,您为它找到了像用于解释这座中国的丰碑的用处,真使我万分高兴。

 

得到“方圆图”仅仅停留在高兴方面吗?显然不是。他接着又说:

 

……如果对此算术的探究能够更加深入,如果有人有能力并有意致力于此的话,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可能是一种重新引起中国皇帝和大臣们的关注的新方法,尽管您对伏羲的卦的解释已足以使他们惊叹的了。我发现,伏羲的方图和圆图是一回事,甚至还能用来解释后者。

 

毫无疑问,他对方圆图还是进行过仔细研究的,认为方图和圆图是一回事。这里我要插一句,邵雍的的方圆图表现的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而非如他所言是一回事。

 

在莱布尼茨提交给《法兰西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关于中国的八卦有这样的数字解释:

 

……用二为单位的的演算,也就是说,用0和1为单位的话,弥补它的冗长的,是它对于科学来说是最基本,并且能够给出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甚至对于数的演算也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几何学。理由是,因为数已经被归结为客观存在的最简单的原则,如同0和1.……最佳的秩序就能从中出现。比如,甚至在数的列表中看到每列都有重复的周期。在第一列中是01.在第二列中是0011,第三列中是000111,每四列中是000000111111,如此等等。

 

但他对其二进制算术的理解显然不在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进一步提出自己更细致的研究过程:

 

……可以用小零来填补每列开始处的空白,以使其中的周期更加突出。我们还可以在我中商线、以标志那些被线所封闭的总要在下面重复出现。还发现平方数、立方数和其他幂次的数中以及三角数,金字塔数和其他图形数中,也有类似的周期。以至于我们可以不用计算,就可以写出这些数表。开始时的一点麻烦,随后却能提供节省计算的手段,并使计算按一定规则无穷地进行下去,那么这点嘛烦带来的好处却是无穷的。

 

说完自己的设想后他接着又阐述道:

 

……中国人已经丢失了卦或伏羲的线形的意义或许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对卦作了诸多评注,却找到了我不知道离得多远的意义。最后它的真正解释竞然是从欧洲人那儿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两年多前,我写信告诉了当时住在北京的著名法国耶稣会士、尊敬的白晋神父我的用0和1的计算方法,他立即就看出这便是解开伏羲图的钥匙。

 

不得不说他用0和1来表示阴阳爻确实为莱布尼茨最伟大的贡献。这一阿拉伯数字的转写让易图有了新生。中国的传统易图可以不问卦爻辞直接成立。那么易学的“数理派”确立就在这一图形的转写上。按照当下的说法他的这篇文章还是发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他还一再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说它的“解释”是从欧洲来的。这又在暗示什么?

 

……中国人已经丢失了卦或伏羲的线形的意义或许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对卦作了诸多评注,却找到了我不知道离得多远的意义。最后它的真正解释竞然是从欧洲人那儿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两年多前,我写信告诉了当时住在北京的著名法国耶稣会士、尊敬的白晋神父我的用0和1的计算方法,他立即就看出这便是解开伏羲图的钥匙。

 

在我看来它就是强调:

 

伏羲图和我(莱布尼茨)的数表的一致(性)……

 

莱布尼茨自己也承认,邵雍的方圆图与他的二进制算术是一致的。他工作对其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数学阐释。不得不说,莱布尼茨绝对不是“泥古派”,而是“革新派”。对他的这种精神还是要肯定的。如何在旧成绩上进行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至此易学的“数理派”诞生。

首发于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440313.html

上一篇:花红草绿人间事
下一篇:赠荷花
收藏 IP: 111.196.218.*| 热度|

9 宁利中 王涛 杨卫东 郑永军 尤明庆 刘炜 刘进平 孙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