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构想(4)

已有 2683 次阅读 2015-3-18 00:34 |个人分类:中国农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作用, 农业科研单位

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构想(4)

蒋继平

2015317

 

科研单位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起的作用

 

我这里讨论的科研单位是包括大专院校,中科院下属的独立农业研究机构,农业部下属的各种研究机构,包括一些独立的研究所,如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我估计,就农业的科技队伍的规模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中国除了许多专门的农业大学,更多的是各级各类的农业研究院所。当然,机构最大的要数各省的农科院。让我拿江苏农科院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根据院办网站的介绍:江苏农科院直属省政府领导,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成果保证和技术支撑。农科院有14个院属研究所;





粮食作物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蔬菜研究所

园艺研究所

植物保护研究所

畜牧研究所

兽医研究所

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

12个院属农业地区研究所:





徐州农科所

淮阴农科所

连云港农科所

宿迁农科所

沿海地区农科所

沿江地区农科所

泰州农科所

里下河农科所

南京农科所

镇江农科所

太湖地区农科所

新洋试验站





 

六个院属科技型企




江苏农科传媒有限公司

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瑞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农科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这么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到的。不过,非常实事求是地说,在我前几年回国时,在中国农科院,江苏农科院和浙江农科院的某些研究所的所见所闻令我觉得这些单位的科研实力和成果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异。因为我这样说很得罪人,所以,我这篇博文只是谈论农业科研单位在现代农业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 集中主要精力开发优质高产的生物品种。品种的性状是决定生物的关键因子,一颗优质的种子胜过许多先进的栽培技术。各级研究机构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开发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可是,就整体而言,除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外,中国人自己培育出来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是很多,在我的感觉中,中国的种业市场好像受到外国大型种子公司的强烈冲击。

  • 应用和开发关键技术来提高育种的效率,如转基因技术,单倍体和双倍体技术,加快育种的过程。

  • 应用和开发食品安全的快速和高效的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因子,应该是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责任。这个要依靠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比如:DNA标测法,酶标反应,快速的纸条标测显示法等手段,能够及时准确地从样本中检测出有害物质。

  • 应用和开发高效安全的食品包装和保鲜技术程序。随着社会消费人群的变化,城市的年轻一代更可能喜欢从超市购买已经经过加工包装的现成食品,这为食品包装工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中国现阶段在这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规模化的大型企业,主要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配套技术程序和相应的设备装置。

  • 应用和开发高效的节水灌溉和施肥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现在世界上最为先进和高效的灌溉技术,这个技术可能只适合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类作物。对于大田主粮作物,除了水稻外,喷灌是主流。

  • 其他先进的技术。如薄膜覆盖技术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技术。尤其是如何安全和高效地消除薄膜在田间的残留问题。

  • 最为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及时地将所有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使农民在现代高科技的帮助下获得实惠。




1 2012年在上海生物抗逆研究中心与朱健康主任的合影留念。中间的外国人是我们研究站的主任。


 

2实验室采用的对植物进行大规模的病害检测的酶标反应


3田间采用的快速纸条检测。这种检测法具有及时快速的优点,但是,只能应用于少量的个体


4用于整地的一个大型机械设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875185.html

上一篇:大自然是我最好的老师
下一篇:喜欢科学网的若干理由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2 辛晓十 permafro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