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发现神秘断裂带,干旱-高温-山火预示大概率发生超级地震

已有 3481 次阅读 2021-7-16 16:5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国发现神秘断裂带:干旱-高温-山火预示大概率发生超级地震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2019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在他们国家的地理板块上,发现了神秘的断层地质,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超级地震,让他们根本防不胜防。

       根据科学家对这条断裂带的推测,很有可能引发9级的超级地震,让周围的太平洋出现海啸,而这样的状况显然就跟当年发生的印尼海啸一样,如同发生历史重演,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样的地震就是具有很大的毁灭性,让周围的居民有着大范围死亡的危险。

       其实早在之前,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能够看出自然灾害频发,从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再到这里的加州地震带,都是对于美国人们的安全构成强烈的威胁,这是由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所以当目前这个疑似构成强烈超级地震的断裂带,就让美国科学家有着全方面的防御措施,不过这只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做出预测,而涉及到预测的准确性就是概率事件。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2015年4月2日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JerryBrown)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请注意监测加州的天然气地表和地下浓度异常。它是大震发生的最可靠前兆。

      杜乐天认为,山火可能源自地下排气,加州山火拉响了灾害警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5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6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6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9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60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7353.html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07月05日01时33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纬35.71度,西经117.51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专家预测,未来几周发生另一场大于6.4级地震的几率为9% ,一次大于5级的几率为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81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8156.html

       7月6日11时20分,美国加州又发生6.9级地震 ,大震预测初步得到证实。

       事实上,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加州地震前兆,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本次加州山火是大震发生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1802.html

      山火肆虐!这场“美国高烧”何年能退?

      大震不发,高烧不止。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激发地震的历史规律,大震可能发生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地下能量释放后,高烧将逐渐退去。

      干旱、山火、高温、火山活动、地震,美国灾难源于加州地下能量释放,由此引发的点源能量喷发模式即将进入能量释放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7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7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40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4014.html

      由同一原因造成的多种灾害,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先后依次发生,形成灾害链。


高温 


      近期北美多地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据美国媒体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镇利顿近日记录到49.6摄氏度的高温,已经打破了加拿大有史以来最高气温纪录,高温天气也引发了多地森林大火。

      加拿大西部地区近日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镇利顿,经历了加拿大有史以来最高的气温49.6摄氏度,前所未有的热浪已经造成数百人死亡,并引发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40多起森林大火,其中大部分仍在燃烧。截至目前,这个坐落在山区的小镇已经有数百人紧急撤离。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报道,今年到目前为止,加州已经发生3500多起山火,这比过去5年的正常水平高出1000多倍。火灾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时间也越来越早。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7月1日,美国西部93%的地区处于干旱之中。加州最大的水库——沙斯塔湖,即将打破其最低水位纪录。

       此外,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显示,美国从2004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有702人死于高温。然而上周,美国就有数百人死于高温。另外,急剧增加的用电需求,也导致美国多地供电紧张。纽约市居民被告知限制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此外,一些低收入家庭由于负担不起空调的费用以及高昂的电费,在高温天气下备受煎熬。许多老年人也面临着与高温有关疾病的风险。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05A0165W00


干旱


       美国西部正在经历严重的干旱天气,干旱程度或为过去1200年以来最大。

       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几乎3/4的美国西部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是美国干旱监测2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受干旱影响的人口超过5838万。

       加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等州受干旱影响尤其严重。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的全美第一大水库米德湖,水位已跌至1930年代蓄水以来新低。

       但目前的状况还不算最糟,美国垦务局(Bureau of Reclamation)预计,米德湖的水位将会持续下降,直到2021年11月。这将影响洛杉矶、圣地亚哥以及拉斯维加斯在内的2500万人的用水问题。为缓解干旱影响,内华达州直接下令禁止给拉斯维加斯地区1/3的草坪浇水,而犹他州州长则要求人们祈祷下雨。

      此次席卷美国西部的干旱并不是孤立事件。美国西南部地区干旱已经持续了20多年,俄勒冈州、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等9个州自2000年以来,就开始出现干旱。

      哥伦比亚大学此前研究认为,目前集中在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很可能会发展成为120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旱。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25374986&ver=3169&signature=n8oj*gtnCu9zZuJT6GJMl236CCYb24BUzbGFGIx0PT6YCwBUB7GX6PsldOFSUpqsgnDuNb7w4LvEpsep8xSSzHHK-AAvPQOHjwLWblFknAEh2*EWq*KQKpBOYGlzl4V*&new=1


超级火山异常活动?在黄石公园附近,仅24小时内就记录近12次地震


  黄石破火山口是北美最大的火山系统。它被称为“超级火山”是因为这个破火山口是由特大爆炸性的喷发而形成的。如今的破火山口就是64万年前发生的灾难性喷发形成的。喷发释放出了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岩石和火成碎屑物质。形成了一个将近1公里深和84×45公里宽区域的火山口,并沉积了熔岩溪流凝灰岩。该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有超过10,000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拥有290多个瀑布。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17公顷,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的一个地区周五发生了近12起地震。蒙大拿州西黄石公园周五报告了大约11次地震,其中最强的一次震级为3.1级。据爱达荷州政治家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该地区又发生了34次地震。其他几次地震震级在1.6至3.1级之间,震源深度约为3英里(4.8公里)。

  该地区经常发生地震。黄石公园是美国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美国国家公园网站介绍,黄石公园每年约发生700到3000次地震。地震往往成群发生。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85年,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公园的西北侧记录了超过3000次地震。

  该公园也因其超级火山而闻名。美国只有两座超级火山:一座在黄石公园,另一座在加利福尼亚的朗谷。黄石公园一号的面积约为34×45英里,而其地下深度仅为3英里(4.8公里)。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E4RJU9M0525MCVU.html


山火


      最近这些年,每当到了夏天,有一个题材的新闻从来不会缺席,那就是美国的加州山火。今年也不例外,此刻正在加州熊熊燃烧的大火,过火面积已经达到了155平方公里。同时肆虐的山火共有三处,其中最大的一处过火面积就达到了96平方公里。三处山火让加州一下子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状态,许多房屋被烧毁,数千名居民被迫撤离。还有一些电线在山火中遭到了损坏,导致许多居民家中停电,生活十分不便利。

       加州沙斯塔三一国家森林的发言人Suzi Johnson描述说,Salt山火在本周三的时候爆发,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很快就蔓延了差不多10平方公里的面积,以至于附近的5号州际公路被迫关闭。

       在北部,沙斯塔山另一侧的大火更加巨大,过火面积达到了80平方公里。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得到了控制,但为了安全起见,当地部门还是撤离了附近的群众。

       此外,加州东北部的克拉玛斯国家森林在周一时爆发了山火,过火面积达到了38平方公里,并且还在扩张,甚至可能蔓延到与加州接壤的俄勒冈州。

https://www.sohu.com/a/475459444_570536


      2020-09-12 21:01央视网消息:继续关注美国的山火。连日来,在干旱、大风、高温天气的影响下,美国西部地区多个州山火肆虐。目前,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仍是火情最为严重的州。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是受山火影响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旧金山在当地时间9日中午时,标志性建筑金门大桥旁本可以远眺旧金山天际线,此刻却已几乎消失在烟尘中。虽然是中午,但天色已经非常昏暗,整个城市已经完全是夜晚的样子。橙色的天空下可以看到路上的车辆都开着照明灯,路两旁的店铺也是灯火通明。山火持续多日,当地居民也关注着火势进展,很多人站在街边拍照。

      根据美国国家跨部门消防中心11日发布的数据,目前,美国西部12个州有上百处大规模山火正在燃烧,过火面积达1.8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新泽西州的面积。28000余名消防员和支持人员正在进行灭火作业。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目前,山火已造成至少26人死亡,其中加州至少20人死亡、俄勒冈州5人死亡、华盛顿州1人死亡。

       在加州,目前仍有24处大规模山火正在燃烧,68000名民众接到了疏散令,超过3900栋建筑物被毁。11日,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表示,罕见的火情是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明证。

       俄勒冈州50万民众接到疏散令:除了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等州多处山火火势也极为严重。大火威胁民众生命安全,大批民众被迫撤离。

       俄勒冈州州长布朗11日表示,该州过火面积已超过4000平方公里。除了死亡的人之外,还有数十人下落不明。预计后续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目前,俄勒冈州已有50万民众接到了疏散令,超过该州总人口的10%,其中4万人已经撤离。俄勒冈州紧急管理部门官员11日表示,正在为可能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做准备。

      华盛顿州州长英斯利11日说,在过去5天中,该州过火面积超过了2500平方公里。英斯利再次表示,如此严重的火情是不正常的,是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结果。

      在火情最为严重的西海岸三个州,烟尘遮天蔽日。11日在旧金山、西雅图、波特兰等城市,山火导致的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公共卫生专家建议居民待在家中,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一些专家建议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空气污染避难所”,不过也有专家担心聚集性场所将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https://www.sohu.com/a/417954359_162758


结论


      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超级火山活动加剧值得关注。美国干旱并非只是气象灾害,构造干旱也在其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940.html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我们在2019年2月1日指出,美国灾难将进入峰值 加州干旱带来的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2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4156.html



美国发现神秘断裂带, 大概率发生超级地震, 引发9级太平洋海啸

2019-03-17 16:12:37 来源: 中亚舆图

作为世界上超级大国的美国,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或者军事上,一直都是走在其它国家的前列,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就让美国有超前的地位,根本就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然而在目前这样的局势下,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却开始担忧国家未来的状况。


他们担心的不是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超越,也不是来自世界大战的发生,而是来自地球上地质环境的灾害,那就是超级地震,一种可以让美国板块瞬间断裂惨重的天灾,因为美国科学家已经在他们国家的地理板块上,发现了神秘的断层地质,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超级地震,让他们根本防不胜防。


而这所谓的超级地震,估计就是美国科学家一提及就谈虎色变的名词,从字面上来看,这就是在地震这个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前加了超级两个字,足以看出超级地震的威力,确实就是非同小可。因为从之前在地球上发生的普通地震来说,都有很大的杀伤力,类似十几年前的印尼海啸,掠夺了上万人的性命。


而对于美国科学家这次普遍担心的超级地震,就是在他们国界的加州地区,异常发现了一条地震断裂带,叫做圣安德烈斯断层,这就是让他们感到坐立不安的根本原因,根据美国海洋研究所对于这条地震断裂带的探测,深度达到了10到12公里之间,是一条跨度范围相当大的地震断层带。


所以根据科学家对这条断裂带的推测,很有可能引发9级的超级地震,让周围的太平洋出现海啸,而这样的状况显然就跟当年发生的印尼海啸一样,如同发生历史重演,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样的地震就是具有很大的毁灭性,让周围的居民有着大范围死亡的危险。


其实早在之前,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能够看出自然灾害频发,从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再到这里的加州地震带,都是对于美国人们的安全构成强烈的威胁,这是由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所以当目前这个疑似构成强烈超级地震的断裂带,就让美国科学家有着全方面的防御措施,不过这只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做出预测,而涉及到预测的准确性就是概率事件。


甚至可以这么说,美国这里发生的超级地震要是能够精准预测得到,那么科学家还是不能够阻止地震的发生,最终都还是会发生这一场天灾人祸,所以目前科学家能够做到的有力措施就是,在对这加州地表内部的地震带有着全面监控的同时,必须对周围的居民开始疏散,不能够让大量的人聚集在这里,否则到时候发生了超级地震,后果就是不堪设想,趁现在还能够降低危害杀伤力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伤害,才能够让这一场疑似会发生的超级地震,做到最佳的控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AFVNOK6053238FQ.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5769.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7月16日晚报
下一篇:2021年7月12-16日太阳黑子和疫情监测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许培扬 杨正瓴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5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