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发生6级地震 关注北美地震频发

已有 4030 次阅读 2019-7-5 09:00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统计规律, 地下能量

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发生6级地震 关注北美地震频发

                                                        杨学祥  

关键提示 

      20196月的数据显示,6级以上地震受潮汐组合控制,具有双周循环的潮汐波动特征。自201911日开始至630日截止,潮汐波动规律明显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02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1741.html 

       地震活动在5-6月弱潮汐时期进入高潮,7-10月将进入强潮汐时期。 

相关报道 

持续关注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6.4级地震 

2019-07-05 05:34


北京时间7月5日02:30更新

据了解,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人口稀少的山区和沙漠地带,距离震中最近的San Bernadino市有一些道路和建筑损失但是没有人员伤亡报告。洛杉矶市警方说没有收到伤亡和求救的报告。(央视记者 李庆庆)

北京时间7月5日02:25更新

6.4级地震发生后,不断有余震,据CNN报道至少有四次较大的余震。(央视记者 李庆庆)

北京时间7月5日02:19更新

此次地震的震中距离洛杉矶大约240公里。(央视记者 李庆庆)

北京时间7月5日02:03更新

洛杉矶居民拍摄视频

(央视记者 李庆庆)

北京时间7月5日01:57更新

【美国加州发生南部发生地震】美国加州南部地区当地时间4号上午10:30,北京时间5号凌晨1:30,发生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为里氏6.4级,震中在里奇克雷斯特附近,洛杉矶有震感。据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报告,没有海啸风险。(央视记者 李庆庆)

北京时间7月5日01:55更新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05日01时33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纬35.71度,西经117.51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北京时间7月5日01:52发布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05日01时33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附近(北纬35.77度,西经117.34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编辑:陆峰)


http://www.sohu.com/a/324913418_428290?g=0

 

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发生6.2级地震

2019-07-04 19:01来源: 中国地震台网

  速报参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7月4日12时30分(当地时间7月3日19时30分)在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51.26度,西经130.45度。

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发生6.2级地震

  基础背景

  周边城市: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1888米。

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发生6.2级地震

  以上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于2019年7月4日12时51分19秒自动产出,用时19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

http://m.gmw.cn/2019-07/04/content_1300488708.htm


20191-7月地震分布表

 

1 20195-8级地震与潮汐强度的对应关系(截止时间:201975日)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8级地震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级地震

0

1

1

0

3

2

0

0

 0

0

0

0

7

6级地震

11

4

11

12

6

14

2






60

5级地震

31

31

29

16

26

28

5






166

潮汐


 注:本表以中国地震台网数据为准。

  

2019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896 次阅读 2019-4-6 15:17 

2019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812月至20194月、20197月至201910月为强潮汐时期,20195-6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97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实际上,每年49-728日及1118-1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25-47日及730-11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从地球自转条件而言,20197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但是,从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来看,201972日和1226日,日食发生在赤道和低纬地区,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如果20199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增大,综合因素可能导致厄尔尼诺在7月结束,拉尼娜在12月发生。

      潮汐组合A7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2.37861度,73日为日月大潮,75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观测数据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经度(°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4 2019-07-05 01:33:48 35.71 -117.51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4.2 2019-07-04 23:13:53 35.97 87.10 8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0 2019-07-04 18:01:42 28.13 105.02 7 四川宜宾市兴文县

6.2 2019-07-04 12:30:45 51.26 -130.45 10 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3.1  2019-07-04 07:34:05 28.40     104.85   8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3.1  2019-07-04 10:25:30 28.40     104.77   8     四川宜宾市珙县

5.6  2019-07-04 10:17:58    28.41    104.74  8     四川宜宾市珙县

3.1  2019-07-04 07:34:05 28.40     104.85   8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3.0   2019-07-03 19:00:04        28.40        104.80      15     四川宜宾市珙县

4.8   2019-07-03 12:26:53        28.40        104.85      10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5.7   2019-07-03 11:45:28        -22.12       -179.56    590  斐济群岛以南

5.5 2019-07-03 03:51:47 -43.66 123.85 10 澳大利亚南部海域

5.9   2019-07-02 01:13:29        -15.49       167.51      100  瓦努阿图群岛

5.7   2019-07-02 00:59:26        9.31 124.31      550  菲律宾保和岛附近海域

 

潮汐组合B 7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3度,79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7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2.37493度,71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7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6度,725日为日月小潮,621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20198-10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1774.html

      关注73-5日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7639.html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6]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7]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

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 7409 次阅读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

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

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

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

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

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

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

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

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

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

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

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

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

,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

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5-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8156.html

上一篇:7月4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2019年7月5日早报
下一篇:龙卷风暴雨齐上阵:关注7月3-5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119.48.174.*|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