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04-2018特大强震频发必须认真预防

已有 4371 次阅读 2012-1-26 06:1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活跃期, 地震预防, 特大地震, 拉马德雷

2004-2018特大强震频发必须认真预防
           杨学祥
    我们在2006年的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0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6年PDO“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我们在2008年的数据统计表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8年,1952、1957、1960、1964,共4次;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4年的已发生1次,2010年、2014年和2018年可能再发生,具有准四年周期。
    事实上,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8.5级以上地震5次,9级以上地震2次。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由于低于9级,2011年3月11日又有日本9级地震发生。
    理论预测和实践证实,地球已经入特大地震频发期,今后6-8年将持续频发。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由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变暖规模远远高于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因此特大地震的发生规模和次数应该同比例增大,按照前一周期的规律,第三次9级特大地震规模最大,类似1960年的智利9.5级地震,规模最大,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对于中国而言,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都发生了8.5级以上大震,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其发生几率较高。1975-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结束之际,中国东部辽宁海城和河北唐山都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2030年前后中国东部的强震也值得关注。
    防震减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相关新闻:
超九成农村房屋无抗震措施 正制地震区划图
http://shanxi.house.sina.com.cn  2012年01月25日13:22  新京报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1979年以前的房子是没有抗震措施的,1979年以后的房子,农村90%没有抗震措施。”在昨日举行的“日本的启示”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说。
  昨日,“日本的启示”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日本3·11地震、能源、经济发展与财政、外汇储备、住房以及老龄化六个专题进行详细解读,以便为中国应对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孙柏涛在发言中还透露,目前,中国正在编制第五代“地震区划图”。
                                  
  地震区划图是有关地震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编制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年8月开始实施。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曾对灾区的地震区划图进行了修订。
  “地震区划图的作用主要是,给一般的工程建设提供基本的地震设防依据和参数。”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说。记者获悉,地震区划图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规划。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绍革说,虽然有标准,但在农村中,尤其是农民自建房管理比较乱,建设时很少考虑地震设防。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杜玮则认为,中国在建设领域长期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在各项法规中,对城市建筑约束严格,但对农村,很少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民自建房。”他建议,应从法律上,将城乡建设规定统一起来。
  ■ 对话
  “抬高抗震水平是必然选择”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称,新区划图争取明年上半年发布
  2008年汶川地震后,是否应该再提高中国不同区划抗震设防水平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有专家昨日也向记者说,目前的区划图中,还有按照6度烈度设防的区域,他们希望把全国范围设防烈度都提高到7度以上。
  昨日研讨会后,本报记者对话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杜玮,杜玮说:“抬高抗震水平,是必然选择。”
  区划图设防水平是底线
  新京报:有消息说,今年将出台第五代区划图,目前区划图制定进度如何?
  杜玮:原本计划今年年底前就能发布,由于工作上一些原因,现在时间进度要往后推迟,争取明年上半年(发布),但时间上我们不能完全掌握。因为它是国家标准,我们完成所有起草和制定工作后,要进入到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审查、审批程序。
  新京报:区划图作为国家标准,在建筑设计建设过程中,是强制执行的吗?
  杜玮:是强制性的。就是一旦发布标准,在它适用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建设,在考虑地震灾害的时候,至少考虑到设防水平。这是一个底线。如果考虑不足,相应方面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当然,高于它,我们是欢迎的。
  提高标准会增加成本
  新京报:北京目前是8度设防,在第五代区划图中会有变化吗?
  杜玮:对。国家标准还是审议当中,应该说会有一些变化,但会变到什么程度,技术上会有深入考虑,征求社会意见时,大家就会看到。
  新京报:(设防水平)会比现在提高吗?
  杜玮:总体上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从风险决策来讲,我们会适时地不断的提高设防水平。合理的提高设防标准,目的主要是提高我们的安全水平,当然在经济上会有一些代价,增加一些(建设)成本。
  新京报:在新版的区划图中,全国设防水平会不会都有所提高。
  杜玮:从政策层面上讲,我们觉得,已经到了适当的、合理的提高设防水平的时候了。确实我们几十年来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我们应该选择更高水平的安全程度,这是政策层面的考虑。政策上去考虑抬高抗震水平,是必然选择。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日预测称7级地震4年内或袭东京 可致死上万人:关注2014
2012-1-24 14:49
日预测称7级地震4年内或袭东京 可致死上万人
2012-01-24 09:3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页 关闭
    

资料图:日本2011年3月地震引发的海啸。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最新报告23日预测,日本首都东京4年内发生直下型里氏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先前预测,东京30年内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日本去年3月发生里氏9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观测数据显示,至去年12月,东京及周边地区里氏3级至6级地震发生次数大约是先前的5倍,平均每天1.48次。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一个小组按地震活动状况推算,今后4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气象厅解释,地震学对直下型地震没有明确定义,通常指震源直接位于都市地下的地震;震级达到6级以上会导致严重灾害。
  日本政府预测,如果东京湾北部发生7.3级地震,可能致死5300人至1.1万人,经济损失112万亿日元(约合1.5万亿美元)。
  地震研究所研究小组成员平田直教授说,去年3月地震产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民众应当意识到,震灾以后,日本列岛处于容易发生大地震的状态,应做好准备”。
责编:任芳
http://www.cnr.cn/gundong/201201/t20120124_509090487.shtml
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灾害:不是世界末日
2012-1-8 13:55
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灾害:不是世界末日
          杨学祥
    中信出版社在2011年4月推出的英国人鲍伊所著的《2014下一个世界末日》就是一个例子,作者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危机,其根源在于全球化的不均衡发展:政治整合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而由此引发的政治危机可能带来战争甚至是世界末日。
    我们在2008年提出,2014年可能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2010年徐道一根据特大地震54年周期,推测西半球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激化社会矛盾。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
     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但不是世界末日。
参考文献
1. 徐道一,孙文鹏。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地质力学学报。2011, 17(1):64-73.
2. 孝文。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58:38。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3. 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2010-3-3 07: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4.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9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  2011-12-10 16:42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9. 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2008-6-1 10:00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10. 杨学祥。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2012-1-4 11:48 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540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7028
 
美洲地震蓄势频发
2012-1-22 15:34
美洲地震蓄势频发
   杨学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2012-1-7 06:43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杨学祥
    数据统计表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8年,共 4次;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2年的已有2次,2014年和2018年可能再发生一次到二次。
    对于中国而言,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都发生了8.5级以上大震,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其发生几率较高。1975-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结束之际,中国东部辽宁海城和河北唐山都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2030年前后中国东部的强震也值得关注。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中国测定为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紧接着发生了苏门答腊8.5级和智利8.1级两次强震。回顾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强震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性:准60年的强震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6584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58:38
 
 
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最近对一场假想9级地震进行的电脑模拟显示,地面晃动持续了2到5分钟,其强度之大足以导致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质量较差的建筑土崩瓦解,同时对公路和桥梁造成严重破坏。类似这样的大地震同样能够在几分钟内让可怕的地震波传导到沿岸地区。虽然波特兰、西雅图等大城市能够免受洪水侵袭,但地势较低的海滨居住区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太平洋西北部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8.8级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在这场大地震中,地面持续晃动了两分半,共有50万座房屋被毁或者严重受损。卡斯卡底古陆断层长680英里(约合1094公里),距离海岸仅有50英里(约合80公里),是全世界几个地震多发区之一。这些地区的地壳板块相互挤压并下潜。潜没区造就了山脉,海洋深沟以及火山弧,同时也引发规模最大的地震。
 
    俄勒冈州大学活动构造学与海床测绘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古尔德芬格表示,未来50年内,俄勒冈州南部和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高达80%,断裂的结果就是引发一场大地震。相比之下,包括华盛顿州和温哥华岛在内的北部地区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较低,同一时期内的断裂可能性为27%。
 
    在2009年地震学大会公布的研究发现显示,西雅图建于1994年之前的高层建筑在大地震发生时将面临很高的倒塌风险。从1994年起,政府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建筑法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的灾难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相关预防工作已在进行当中,以确保学校、医院以及其它建筑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经受住考验。俄勒冈州地质与矿业部地质风险研究小组负责人王玉梅(Yumei Wang,音译)表示:“我们已经主动采取措施,强化地区内建筑的抗震能力,但我们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发生大地震时,俄勒冈州将有1300所学校以及公共安全建筑面临很高的倒塌风险。最近,俄勒冈州政府向20多所学校以及应急设施提供1500万美元资金,以帮助它们进行改造。根据俄勒冈州法律规定,所有质量较差的公共安全建筑需要在2022年之前完成改造,公立学校则要在2032年之前完成改造。
 
    此外,俄勒冈州政府也同样采取措施帮助沿岸居住区——居民数量达到10万人——并计划修建能够经受住大海啸考验的可垂直撤离建筑。西雅图政府计划改造其34家消防站。此外,他们正在制订计划,改造600座被认定为风险系数最高的建筑。西雅图紧急事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巴尔布·格拉夫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准备。”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学家林健(Jian Lin,音译)表示,智利地震发生在沿岸地区。1960年发生的9.5级地震——历史上记录的规模最大的地震——让这一地区的受压程度提高。类似的构造力将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发生同样灾难。这一地区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正潜入北美板块下方,在达到某一个点后,数百年内被禁锢的压力将导致板块发生滑动。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地震的发生似乎已不可避免。
 
    对于大地震,这一地区早已经习以为常。2001年,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华盛顿首府奥林匹亚附近发生6.8级地震,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袭击智利的地震并不是这么“仁慈”,这场灾难的发生无疑是在提醒人们大地震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地震,一支科学家小组计划于5月前往智利,就大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举行会议。为纪念1960年智利地震50周年,一些科学家计划对智利进行实地考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1692.html

上一篇:未来三天全国大部气温回升:今年春节有点冷
下一篇:广东低温频现上百县市发寒冷预警:今年春节有点冷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4 钟炳 全嬿嬿 吴吉良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